苏伊士运河上的船流每天拥堵的像北京的早高峰,但即使再拥挤,还交着几十万美元的通行费,他们也不愿意绕行。
苹果和特斯拉都把重要的供应链和工厂放在中国,即使母国喊话让他们回家,他们仍然更愿意在异乡建厂。
三季度,比亚迪净利润增长8成。尽管车主不断抱怨比亚迪的智能驾驶差、外观土、操控不好,但销量还是很老实的表示市场真正的喜好。
这些商业的现象,都由同一股力量在操控:价格力。
从交易行为诞生开始,价格力就是商业世界最基础的物理规律,它操纵着资源的调配。
今日,我们还有专门为价格力准备的盛宴:双11。
这是一个因价格力诞生的节日。消费者需要一个窗口来集中释放自己的消费需求,商家需要双11来丰富自己的销售武器库。当然,十几年过去了,双11的主题不断变化,多少让消费者有点麻木。
既然腻了,那就回归本质吧。
这届双11,淘宝、天猫的关键词只有一个:价格力。大量简单直接的优惠被放出,全网最低成为核心KPI。淘天在尽力向消费者传输一个事实:天猫双11,就是一年里能给到的最好offer。
消费者算计得少了,平台就得多算计点。从消费分层,到资源扶持,再到生态构建,淘天方面为了达成价格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用这些复杂的解题过程,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卷。
这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也是双11的初衷。毕竟,消费者关心的东西很简单:双11在你这买东西,更便宜。
01 用复杂的努力,达成简单的价格 双11,可能是中国最单纯的节日之一。比起那些历史悠久,文化背景深厚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内涵只有五个字:买东西便宜。 不过十几年过去,这个节日变得愈加复杂。复杂体现在眼花缭乱的满减规则上,这导致双11虽然便宜,但便宜前面加了太多定语。复杂,也体现在越来越密集的促销,让双11“全年最低价”的地位不断动摇。“双11真的是最便宜的一天吗?”类似的问题在网上屡见不鲜。 这也没办法,双11就像跑了十几年的代码,总有些历史包袱。但消费者还是渴望一场单纯的,化繁为简的双11。 这就是今年淘宝、天猫的努力方向。淘天的策略是: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所谓简,是对用户的简单,一句话概括:在这买东西,就是最便宜的。 以往,“满减”是双11中非常主要的优惠方式。而在10月20日天猫“双11”启动发布会上,天猫公布了更直接的促销方式:大规模推出官方直降、立减,不用凑单,一件就打折,预计将有超过8000万件商品降至全年最低价。 简而言之,你不用算,买东西就优惠。——还是最低价。“双11”启动前,天猫方面便对外透露,今年天猫“双11”核心主打“全网最低价”。在内部,双11把部分商品的全网最低价作为核心KPI。 所谓最低价,一方面是横向和其他平台比较,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种纵向比较:它应该是一年里,同一款商品最低价的时刻。最近,淘天集团多次强调“淘天双11就是年度的最好的offer”。阿里妈妈总裁家洛也表示,双11应当是“低价时刻”,即在这个时刻的商品能够提供最低价。这个概念无疑是更符合双11本质的。 从用户反馈看,天猫双11的低价心智已显现效果。在小红书等平台,有用户搜集了各大网站的价格对比,多款商品淘天都实现了全网最低价。 每年双11必备的“美妆护肤”今年拿出了最“能打”的价格,天猫上修丽可紫米精华、雅诗兰黛小棕瓶、倩碧天才黄油、SK-II大红瓶面霜等多个热门单品,折后单价全网最低。 其中修丽可紫米精华面膜单片仅需9.38元,雅诗兰黛抗蓝光小棕瓶仅需189元/瓶,几乎半价就可拿下。
热门3C数码产品方面,天猫百亿补贴又整体呈现出了低价优势,其中刚刚上市不久的iPhone15系列双11价格暴跌,iPhone15 Pro 512GB、iPhone15 Pro Max512G均比友商便宜,且最高降价幅度近1600元。
本届淘天双11的纯粹还有许多体现,比如说本次双11的时间也特别友好:晚8点,消费者也不用再熬夜了。 用户不用算计,平台就得多算计。为了维持用户的购物体验,阿里巴巴需要在背后做大量的工作。 比如淘天今年双11最大的改变:消费分层。 其实双11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分层行为,通过一次活动,筛选出愿意集中采买,获得优惠的消费者。当然这种分层是粗糙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在今年的双11里,淘天会通过技术手段对用户进行分层。具体而言,有些够不到满300减50的用户,系统会直接推荐客单价低,直接能优惠的商品。对于那些一次买上万的高消费力用户,也会推荐更适合他们的玩法。最终做到“每种类型的消费者,都觉得在双11有优惠,有得买。” 除了机制的改变,淘天还投入了大量资源,帮助商家实现价格力优势。比如直接的补贴:淘天集团预计,今年天猫双11将有10亿消费者参与,天猫将发放超百亿的平台红包,包括10亿直播间现金红包、100亿88VIP大额券等。 还有平台的让利:据介绍,双十一期间,淘天的广告位仍然保持着以往的两个,对于利润KPI做到克制。总之,淘天希望在维持低价的基础上,也让商家赚到钱。 当然,如此繁复的过程,都是淘宝天猫平台自己的事,对用户来说,“双11在淘宝APP上买东西最便宜”,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02 价格力,核心竞争力 需要解释的是,低价不等同于廉价。 如果单纯想让商品的售价低,那卖次品的价格最低。但严格来说,这只能说你所卖的商品处在“低价格带”,而不是价格低。最典型的例子是两元店。毫无疑问,两块钱的商品在低价格带,但这不能算低价——相比淘宝上的同款,他们的商品其实更贵。 低价也不等同于价格力。如果单纯追求低价,减少利润就可以了,但显然,这无法持续的给消费者带来低价商品。 真正的价格力,背后要有强大的实力,长期的建设和积累。比如在工业领域,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压低成本,是一家工厂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 电商领域也一样,“双11最低价”的背后,是淘天整个生态的长期耕耘和积累。 今年年初,淘天集团启动价格力策略。快一年过去,淘天集团就为价格力积攒了大量的筹码,包括供给、流量、机制等多个方面。 供给端,外部平台大量流入的商家为价格力提供了供给基础。据报道, 过去一年内淘宝新增商家512万,其中约100万从某低价电商平台流入。
流量方面,在阿里妈妈和腾讯广告双方的努力下,微信和淘宝的流量直接打通,淘天可以获得更精准,更有性价比的优质流量。 机制方面,从今年2月淘宝价格力策略启动开始,就形成了五星价格力体系。比如在本次双11大促中,价格力高星的商家,可以获得提前开卖、图片专属表达等特权。再比如今年双11淘天所采用的消费分层策略,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低价机制。 随着AI的崛起,技术也成为提高效率,实现价格力的关键一环。 在双11启动会上,淘天CEO戴珊表示:“淘宝天猫作为最大的消费平台,将是一个最大的AI应用的试验和孕育场,必然会带来效率提升和巨大创新。” 对于技术的影响,阿里妈妈总裁家洛说的很谦虚,他承认AI还在发展中。但他透露,阿里妈妈已经上线了基于AI的应用万相台,通过帮助商家更精准、高效的获得流量,极大的提升了运营和投放的效率。 除此之外,在今年双11里,淘宝天猫已经面向商家,大规模提供免费的AI应用,包括“模特图智能生成”、“智能数据周报”、“官方客服机器人”、“规则经营咨询”等10余款应用,基于AI智能化技术,这些应用能在大促期间降低商家成本。 这些努力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出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率的生态,从而达成更强价格力。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除了上述这些近期的努力,淘天的生态更是来自许多年的积累。比如淘天的用户数、GMV长期都处在行业领先的地位。在庞大的流量下,商家即使以低价,仍然能够赚到钱。 比如基础设施。淘天拥有自己的物流能力,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对接效率。还有自己的广告投放平台,缩短商家和流量之间的链路。 而这些能力的量化数字,就是价格力。在今天,一家电商平台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上,能把一款商品便宜到多少钱,这个数字和财报里的利润、GMV同样重要。
03 价格力导向,会带来什么? 或许是源于对高端产业的向往,国内业界一直十分回避低价,似乎“谈价格色变”,网上甚至有“低价误国”的说法。今年以来,随着多个行业进入价格战阶段,这种担忧又有加重的趋势。 但事实上,只要不通过恶性竞争手段,价格力之争就是一种良性之争。往小了说,价格力能让一家企业崛起,往大了说,人类的多次进步,都是由价格力驱动的。 这并非夸张,某种程度上,现代商业史,就是一部由价格力书写的历史。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心行业就是纺织业。蒸汽机的应用使得织布成本极大降低,最终扩展到冶金、煤炭、机械、运输等工业领域,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进步。 如果不是为了更强的价格力,为了更便宜的布匹,滚滚蒸汽就不会取代小手工业者。 此后的多次科技变革,也是由价格力推动的。1920年代,福特的流水线大幅度降低了汽车制造的成本,汽车售价从800美元下降到了300美元左右,这种富人专属的高端产品,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品。 有数据显示,1920年,全美拥有的汽车数量从前一年的752万增长到2650万台。石油、钢铁、化工等上游产业也被带动,产业工人收入的提升又反哺汽车的消费,最后形成良性循环,带来了著名的“柯立芝繁荣”。 有关这场繁荣,还有许多影响因子。但毫无疑问,汽车价格的降低,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几十年后,价格力又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崛起。 伴随其他地区人力成本的提升,中国靠着成熟的工业基础、良好的物流条件、强大的组织能力迅速成为工业中心,中国市场生产出的工业品具备极大的成本优势。即使跨洋运输,也比他国本土生产的更具价格力。 制造业出口的繁荣,又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最终造就了经济奇迹。 还有更近的例子:国产新能源汽车。 凭借多年积累下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再加上庞大的内需市场带来的规模效应,自主品牌能够造出一台配置高,做工好,又便宜的汽车。即便有高额的关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仍然具备极大优势,并逐渐攻入海外市场,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这其中也有一些反面例子:一些品牌为了追求独特的定位,在售价上劣势明显,最终往往无法收获满意的销量。 回到双11和电商行业本身。 低价策略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是价格力会吸引来大量的消费者,当流量汇集,商家面对的可能性就会变得无限多。 数据显示,用户在双11给淘宝的“好货好价”投了票,共计有16800名消费者购买了5件以上带有“全网低价”的活动商品。天猫双11开卖4小时,“天天低价”为商家创造了近800万单增量订单。 消费者买得便宜,品牌及商家收获生意高增长。双11首日8点一过,155个品牌开卖成交即破亿,首小时7.19万个品牌成交额超去年首日全天。
价格力既带给用户一届快乐的双11,也帮助品牌商家获取最大规模用户增长,成为一年中最大的增长机会。 而为了实现低价还能赚钱,平台和商家也会主动提高自己的效率,比如近期AI技术在淘天内部的大量应用,就是为了提升作业效率。细数这些年来,电商行业中的一些变化,如菜鸟对供应链的整合、阿里妈妈等作业平台的诞生、大数据和AI对用户更精准的推送,最主要的初衷都是为了省成本,从而让商品价格更低。可以说,价格力引领了电商行业的发展。 如今,价格力再次被摆上1号位,对淘天和整个行业的进化,都具备加速的作用。低价不仅可以让双11期间卖更多的货,也可以让淘天和行业更加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