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辅助驾驶一直都是豪华车型的专属权利,配套车型大多在30万元以上,这也导致国内辅助驾驶普及率相对较低。
并且由于辅助驾驶能力较为基础,许多人对这一功能的重视程度,远低于汽车本身。
但在众多新能源造车势力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车型配备了辅助驾驶硬件,感知+地图的融合能力,也让辅助驾驶的适用场景被大幅延展。
(图片来自问界)
从高速领航辅助到城市道路辅助,辅助驾驶的能力逐渐覆盖到我们日常的用车场景,使用率不断上升。尽管辅助驾驶的“反面教材”有很多,反对声音也不小,但小鹏、理想、华为等厂商领衔的“智驾时代”似乎已经来临。
趁着华为ADS 2.0系统城市NCA能力开放,小通获得了亲身体验智能驾驶的机会。近期交付的问界M5智驾版,是我零距离接触城市通勤级别辅助驾驶的关键。
截至目前,城市级别的高阶辅助驾驶尚未大范围普及,主要在北上广深等重要城市中率先投放。辅助驾驶的好与坏,需要被更多不了解汽车的人真切地感受到,脱离互联网的只言片语去看待,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体验时间有限,只能拉上我那位还在找工作的朋友,一同体验新能源汽车的震撼了。
不求做“老司机”
只求“文明礼让”
激活问界M5智驾版华为ADS 2.0功能的过程,比我想象中要“坎坷”。
首先是上课,任何用户在使用领航辅助驾驶之前,需要通过相关的华为ADS视频学习以及考试。这就相当于官方强制要求用户做好辅助驾驶方面的功课,不学好不给用,犹如考驾驶证一般。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这种强制用户“过教程”的做法,小通双手赞成,厂商需要让智能辅助驾驶具备足够的上手门槛,避免违规操作的效果或许才更加明显,路面上开着辅助驾驶睡大觉的人已经够多。
从提车地点开到黄埔科学城,我本身已经有些疲倦了,正准备到几公里外的万达广场吃个午饭,于是把剩下来的路程交给问界M5智驾版自己开。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习惯亲历亲为的我当然不接受把“三大件”交给电脑操作,就算是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代驾开你的车,也会有一种放心不下的感觉,更何况是人工智能。
把车开到路上后,点击智能领航驾驶之后,我就差不多可以“双手放开方向盘”了,在一旁跟车的朋友看得目瞪口呆——“你放开双手还能开车?”带着紧张又好奇的心情,我还是激活了辅助驾驶。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让我评价问界M5智驾版的智能领航表现,“刚考到驾驶证的谨慎新人”或许会比较贴切。刚拿到驾照第一次上路的驾驶员,控车水平较为生涩,更害怕违规和事故,对路况的关注度远高于驾驶本身,比较倾向于“看别人脸色行事”。
也就是说,当问界M5智驾版遇到障碍、电动车、行人、车辆并线等情况,都是以“让”为主。处理较为复杂的路况时,它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伴随“思考”和“尝试”,确保安全才会执行。如果因为并线距离“不安全”而错过路口,车辆会选择让驾驶员接管。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不过,问界M5智驾版的车技可以打个相对较高的分数,电门控制还算线性(倾向于尽快接近最高限速),但整个过程没有突兀的急加速、刹车、急打方向,整体还算平顺,如果可以多考虑行车时的舒适性,相信体验能够更上一个层次。
前方遇到车辆或者红灯路口,问界M5智驾版懂得提前减速;遇到准备横穿马路的行人或电动车,就会停车礼让;而当遇到路边有停放中的车辆或者“货车类似物”时,会先减速跟车,判断其是否为障碍物,而后才会谨慎绕行。
它也是一位相对严格的老师,上课时不希望学生扭头和别人开小差,分心必定会增加酿错的可能。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其判断到执行的过程相对较长,比较像在思考对策的新手司机,所以我才给出上述的评价。在我看来这并不是贬义的形容,辅助驾驶的存在并非为了取代人类,其表现能与真人司机对比,已经足够优秀。
但我朋友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个辅助驾驶有点过于谨慎了,只会在道路限速范围内行驶。系统可以设置它的时速浮动,最后也是严格遵守,绝不超过设定的时速范围。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安全一定是最重要的,只不过明明有些路段很空旷,可以再开快一些的。严格按照限速行驶,总觉得会阻碍后边的车”。
在使用辅助驾驶的过程,我也见识到问界M5智驾版“怂”的一面,也能看得出它对路况的纠结,我们坐在车里能够理解,但周围的车辆不一定这么想。
从黄埔开回还车地点,我本来已经对辅助驾驶放下了“戒心”,打算让车辆自己开一路,并全程关注着车辆的动态。但因为当天是七夕,晚上各自都有其它安排,最后还是选择了接手,手动提升效率。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抛开各种技术细节和令人沸腾的研发过程不说,华为ADS 2.0及其城市NCA在我和我朋友看来表现稳定,值得信任。
抛开辅助驾驶
问界M5仍可圈可点
问界M5智驾版的主要升级点基本围绕华为ADS 2.0系统,其它似乎并没有明显变化。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这车坐起来很舒服,不像网约车那样有突如其来的推背感和重刹车,那种感觉应该和油车比较像。而且车机用起来流畅、车内电器功能很丰富,空调也是随便开。车机流畅度很高,定位显示准确,用着有仪式感”。
朋友的一番评价很朴实,这也是他对问界M5智驾版的最基本评价。
(图片来自电车通)
高阶辅助驾驶的等级似乎要比语音助手更高,我朋友平时不了解汽车,对语音助手的语义理解能力不熟悉,给出的指令经常无法被正常回应。像他这样不熟悉汽车的人还有许多,智能汽车的智能也不仅体现在辅助驾驶,大模型或许可以在语音交互上发挥更大作用。
还有一件让我很喜欢问界M5智驾版的一件事是,它支持广东话语音交互!
高阶辅助驾驶
我们真的需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