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各地油价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低成本用车优势无疑得到了凸显。同时,伴随着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提升,以及更多的厂商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等因素,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大众化趋势。
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渗透率达27.6%,相当于市场每出售四台汽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汽车。据乘联会预测,2023年渗透率或将超过36%。
事实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从谨慎观望到主动拥抱,仅仅经历了2年时间。从2018年到2020年,彼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为一百多万辆。直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正式爆发,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一年增长了近200万辆,到了2022年更是翻倍。
当新能源勇立汽车消费潮头,一场新的行业变革似乎也正“呼之欲出”。
据汽车之家车主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期间,21~30岁的购车人群在短短五年间增长了11%,购车人群的用户结构重心不断向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转移。与此同时,据《新能源与燃油车用户消费行为洞察报告》显示,30岁以下新能源车用户占比最高达43%,其次31—40岁占比41%,而这意味着40岁以下新能源车消费群体占比高达84%,年轻消费群体毫无疑问已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力。
以驾驶体验为例,在过去,能够达到3-4秒间百公里加速的高性能跑车,大部分都是价格在百万元级别的。而新能源电车的出现取消了过往传统机械传动系统,增加了电控、电机等模组。让百万级别跑车才能实现的4秒内百公里加速,在性能较好的新能源电车上就能实现,且价格要便宜得多。比如比亚迪海豹2022款650Km四驱性能版,零百加速3.8秒,官方指导价仅为28.68万。
Andy的疑问也是众多消费者的顾虑。眼下,随着众多新能源车型的上市及产品性能的提升,行业竞争加剧,销量分化现象愈发明显,车企表现也在加速分化。
2021年,“蔚小理”交付均在9万辆左右,其中小鹏汽车达9.82万辆、蔚来汽车为9.1万辆、理想汽车为9.05万辆。彼时,小鹏汽车占据榜首,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紧随。但变化正在发生,L9、L8、L7打出的“组合拳”让理想汽车开始上位。数据显示,2022年理想汽车交付13.32万辆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销冠,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则分别交付12.2万辆和12.08万辆。
然而,今年以来,“蔚小”与“理”的差距开始拉大。今年1月,理想汽车以1.5万辆的成绩直接甩开未过万辆考核线的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面对竞争压力,小鹏汽车直接选择官降。今年6月,“蔚小理”之间的交付量差距继续扩大,理想汽车率先突破3万辆,同比增长超150%;蔚来汽车交付1.07万辆,虽重返“万辆”俱乐部但与理想汽车仍存明显差距;小鹏汽车交付8620辆,上半年月交付量均未能突破万辆大关。
曾经的造车三剑客“蔚小理”已出现了分化。而从去年10月开始,处于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们就开始向处于第一梯队的“蔚小理”发起冲锋挑战。此外,还有智己、飞凡、阿维塔等新品牌涌入。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已不再是新势力之间的对抗,转型并快速崛起的传统汽车厂商成了行业里最大的黑马。
2022年3月,比亚迪官宣全面停产燃油车,全力以赴纯电和插电混动新能源车型。凭借长期以来电池等新能源核心技术上的积累,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12.82%,达到185.74万辆,全球领跑。
而2017年成立的广汽埃安,在近两年迅速壮大。今年前6个月,广汽埃安累计实现销售20.93万辆,同比增长108.81%,在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的表现,仅次于比亚迪。
当前,比亚迪、埃安、特斯拉也组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BAT”。在三强之外,长城、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利用资金、技术、产能、供应链、渠道、人才等优势也在新能源领域火力全开。
6月8日,比亚迪召开2022年度股东大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会上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处于供大于求阶段。”
这是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的时代,也是一场适者生存的淘汰赛。销量已“独孤求败”的比亚迪对于新阶段表示有所压力,“蔚小理”如今格局也不复从前。头部品牌尚且如此,二梯队的新势力们则是在丛林法则的底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将出局。
随着6月销量的披露,各家车企上半年成绩单也揭开了面纱。其中,作为二梯队的“明日之星”,哪吒汽车成了新势力前10中6月和上半年销量双双下滑的两家新势力之一,自打去年迎来高光后,哪吒汽车似乎正面临着低端车型遭遇瓶颈、中高端车型又无法破局的尴尬局面。
毫无疑问的是,未来的汽车市场一定是新能源的市场,而这场汽车行业的“电气时代”已然来临,在这个时代下,对于那些还未站稳脚跟的新势力们,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谋生”之道。
从高价公共充电桩引发的争议到近期热议的自动驾驶领域“寒冬”,看似一个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所引发的“问题”背后,似乎都暗藏着一股热烈的东风。那些热议的“唱衰”就像是冲锋前的号角,告诉我们机会的方向。商业社会里,从来没有“长生法则”,有的只是在一次次“绝处”里的“逢生”。
Allen最终选择了比亚迪,而用他的话来说,“大企业还是更放心些,有品牌,有技术,而且最关键的是,性价比高还贼省油!”
你看,商业就是这样。(潮汐商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