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报道 开年以来,实体商业飞速回暖。
相较过往3年,大部分商场的销售额、客流量都有大幅增长,部分商场的旺盛程度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
变局中自有新生,春节释放的消费力仍未退却,且呈现稳定增长之势。而随着消费业态的丰富和消费体验的提升,此前被诟病“冷清”的商场早已恢复烟火气,目前已成了年轻人闲暇时光的首选,甚至成为了庞大消费市场图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消费M型,老少率先带动经济复苏
此前受疫情冲击,不同收入人群的影响已呈分化,我国人口变迁及消费潜力呈现M型特点——高潜力消费人群集中在乐活家庭(45岁-70岁的高线城市家庭、45-60岁的底线城市家庭)、隐富人群(30-45岁的底线城市家庭)与潮流Gen Z(20-30岁青年群体)三个领域。
在结构两端的90后与银发族,成为扩大内需、牵引消费市场的未来新势力。
首先来看消费M型其中一端的90后,他们的消费能力可谓空前。
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自奢侈品消费。今年以来,中国奢侈品市场复苏速度快于全球水平,自去年Q4季度率先恢复正增长。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北京SKP等商场中,奢侈品店铺门庭若市,抢购狂潮时有发生。尤其在今年2月份的情人节期间,为争夺90后乃至00后年轻群体,各路奢侈品牌在SPK中上演“暗战”,针对潮流群体的定制款纷纷上线,一度出现门店被“抢购一空”的盛况。
从头部奢侈品上市公司的财报中也见端倪。
近日,爱马仕、开云集团和LVMH集团接连发布2022财年业绩报告,不出意外,三大奢侈品巨头再度收获创纪录的收益。中国区作为主要的业绩增长区域,奢侈品公司对其重视程度亦将持续提升。
其次,M型的另一端银发族,也是拉动消费激活经济的主力军。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政策扶持下,中老年触网群体和触网时间大幅提升。天眼查报告显示,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到约106万亿元。有钱有闲的银发族对健康养老、网络购物与旅游三大消费领域牵引力明显。
实际上,银发一族在接受新鲜事物上变得“前卫”,同时在消费观上也有“质的飞跃”。如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乐于使用电子产品,据此前某电商平台数据,银发群体消费品类Top5增速排行第一为“手机、电脑办公”。
天眼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共有1900余家老年电商相关企业,其中成立于5年内的老年电商相关企业超七成。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省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近三成。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看中银发族的“商机”并入局该领域。
妇女节,或成“她经济”爆发“助燃剂”
论中国的消费转变,除了90后与银发族外,女性经济作为一大类别不容忽视。不久后的三八妇女节,很可能成为今年“她经济”爆发的“助燃剂”。
实际上,近年来女性议题都以强势的姿态进入公众的视角,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引发更多关注。
女性力量的崛起也带动了消费市场的转变,随之带动了“颜值经济”“辣妈经济”等一系列消费热潮的出现。目前,中国女性消费市场体量十分庞大,涵盖美妆、医美、母婴、理财等众多细分领域。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共有492万家她经济相关企业,5年内的她经济企业占比3/4。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为130万家,年度注册增速为21.8%,2022年受“口罩”影响,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不过“她经济”浪潮的势头正盛,且成了商业时代的绝对主力军。
不久前的爆款影视剧《狂飙》,女性成了剧中的吸睛之笔。尤其是《狂飙》中由高叶饰演的陈书婷,一头卷发,慵懒又不失霸气,睥睨众生,大嫂韵味十足,广受好评。
热播后,不少网友追随陈书婷的妆容相貌,从“买同款”到“烫同款”,甚至前往医美机构“改造”……由此可见,女性对爱美变美的追求,也从未停止。
此前有专家表示,当代女性对于美的态度发生转变,她们已从早年的物质追求转向生理、心理的多重追求。
这也为医美行业带来了不小商机。颜值时代下,美容、微整容等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根据天眼查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8.2万家医美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医美企业占比超过八成。2021年新增医美注册企业数量为3万家,年度注册增速为50.9%。从地域来看,医美大省为山东和广州地区,仅山东省的相关企业就达近万家。
不过,医美行业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等现象。医美致伤致残等案例屡见不鲜,2020年我国“黑医美机构”数量就已超8万家。针对机构资质、经营范围及违规情况等问题,应提前预判。
归根结底,无论是90后、银发族还是女性经济,庞大的人群数量都将带动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回稳向好。从综合经济增长、居民就业、物价水平等指标来看,未来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将表现突出,彰显出大国经济的韧性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