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报道 首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收官,京东发布战报,相关数据新鲜出炉。本届购物节累计上线30万款高质量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超12万个,覆盖全国2336个农特产地及产业带。借助“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的东风,贵州修文猕猴桃、宿迁霸王蟹、五常大米等11个产业带农特产再次火热“出圈”。
其中,“维C之王”贵州修文猕猴桃热销50万个;宿迁霸王蟹卖出超16万只,会理石榴销售超530万个,五常大米卖出超1600万斤。阳澄湖大闸蟹、宁夏盐池滩羊、宁德大黄鱼、大连海参、古田银耳、云南保山小粒咖啡和安溪铁观音,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购物节期间,仅山东人下单的国产猕猴桃就达到89万个,可以补充89万人一天的VC所需;上海人下单的海参约12万只,足够一个11人的团队吃30年。
“品牌打造”在2021、2022年连续两年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品牌化是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的重要途径。多地农特产品存在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完善品控体系、供应链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通过协同当地政府和合作伙伴,京东从品牌建设、产业规范化和基础设施赋能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当地农特产业实现了全面升级。
以江苏宿迁霸王蟹为例,京东与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合作,提供超大量专项营销资源扶持,全渠道精准营销,发布“大闸蟹品控标准”,在宿迁建立自营产地协同仓供应链基础设施,实现了宿迁霸王蟹的规模化养殖。
此外,平台还帮助福建宁德大黄鱼、云南小粒咖啡、宁夏盐池滩羊等众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向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和数智化迈进,不仅市场份额、产品销量获得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不断攀升,农民也实现了大幅增收。
通过产品标准化和产业集群化,京东帮助多个农特产品产业带打造高品质农产品品牌。从2020年10月京东乡村振兴“奔富计划”启动,到今年8月底,22个月带动农村实现产值超过6200亿元,在全国打造多个“奔富村”,帮助数百万农户大幅增收。京东在为消费者带来高质量农特产品的同时,将会继续带动亿万农民扩大销售、增收致富,并有望提前实现“三年带动农村产值超万亿”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