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内容行业真的需要腾讯的TOPIC基金投资吗
2018-05-30 08:37

文:陈中

来源:陈中


差评洗稿事件以「主动宣布」退还腾讯相关投资款告一段落。


但要注意的是,退回的金额不是大家理解的3000万,应该只是退了腾讯TOPIC基金投资的部分,其他机构的资金应该不用退。


第一次在手机上使用「订阅号助手」发布文章,体验非常好。我今天是想抛出一个问题,内容行业真的需要投资吗?


微信公众号推出到现在大约有五年时间,里面产生了无数的内容,也依靠微信、朋友圈、订阅号的自带传播,自带粉丝的机制,让很多会写字的人找到了存在感,找到了粉丝。现在微信公众号应该有3000万个了吧,我记得以前宣布过是2000万。


我们把这些公众号里面稍微能写的人叫做自媒体,把写得很好的人叫做头部自媒体。有的人在这五年之间通过微信公众号赚到了很多钱,你可以认为是通过文字变现了自己的价值。


在传统媒体时代,渠道掌握在机构手里,记者编辑只是内容生产者,无法共享利益,当微信公众号这个伟大的产品出来以后,写字的人发现内容发布权限,内容传播渠道和内容变现规则突然高度集成在了自己手里,也就是说,在微信生态里,依靠一个人可以实现整个内容的产出与变现,不再需要机构背书,也不需要中介服务介绍客户,完全的点对点完成了整个内容的闭环。


我在很早很早很早以前说过,最好的自媒体平台只有微信公众号,其他新闻平台,包括今日头条在内的渠道,都难以达到上面说的闭环。


今日头条纵有百万阅读,但依然还是类似传统PC时代的一个「未知ip」,如果你在公众号有百万阅读,你定然收获了无数影响力,粉丝沉淀和自豪感。


只有微信公众号才能让这些写字的人感觉到超爽,无论他们在多少个平台也有内容,但我们要明白一点,那些个平台的生产方式叫「同步」。


同步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一处水源供全球,写都写了,也顺便发到其他平台,能薅点羊毛是一点,说不定平台还有点补贴,甚至还可以满足客户的「补量」需求。


这些行为完全是内容生产者的自发行为。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比谁都聪明哪里才是乐土。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微信这个伟大的产品和机制,微信官方应该从来没有过所谓的内容团队来发展作者,一切都是森林法则,制定好规则,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生长,有的会长成大树,大多数只能是小草,但构成了整个内容森林的和谐生态。


请问,腾讯在过去五年有对其中的内容生产者做了投资吗?有做过什么top100作者奖励基金吗?有扶持过哪家自媒体吗?


答案是否定的。腾讯什么都没做,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真的是超级魔法。在同一时期,我们看到了百家号,大鱼号,凤凰号,搜狐号,头条号,都出台各种人工激励来吸引作者入驻,其实是同步了,大家心知肚明,但这种同步正在失去魅力,内容越来越同质化,水化,导致你登陆任何一个APP都能看到类似的内容,这里面产生了无数洗稿,刷稿的流水线工厂,只为薅这些平台提供的奖金羊毛。


所以我可能会推导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内容行业真的不需要腾讯TOPIC基金的投资,过去五年的生长足以证明了不需要官方投资反而让民间内容行业更加健康。


整个行业赫赫有名的自媒体其实并没有什么投资,因为他们已经依靠微信的闭环系统完全实现了个人的运转,而且,这里面有很多内容优质作者只是业余爱好!


我只熟悉科技圈的内容创作者情况。举几个例子,真正有观点表达的人其实不拿靠文字赚钱当营生,比如魏武挥,比如keso,比如三表。真正当营生的人可能观点已经非常廉价,但无碍系统在进行自我净化,比如你可以屏蔽,取关一些软文号,甚至朋友圈。


整个生态已经很和谐了,即便如今面临着增长乏力,阅读下降的窘境,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而且很难依靠几笔投资能重新激活,相反可能加速窘境继续恶化。


确实不知道TOPIC基金是有钱烧的还是没什么项目可投才发起成立的,核心问题是应该去解决森林的生态规则和功能完善,而不是随便撒化肥来破坏系统。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TOPIC基金毫无存在的必要。如果存在,也应该是五年前更合理。如果存在,更应该去当内容投资基金的LP,让市场化的基金来对接内容生产者,既可以冲淡官方的色彩,还可以减少类似差评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