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浮世绘
2018年二季度,虎牙的营收增速曾一举高达125.07%,但自此以后,再无超越。相比之下 ,如今的虎牙在监管及“群狼环伺”的激烈竞争下,日子越来越难了。
前段时间,虎牙公布2022年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总营收 22.75 亿元,同比下降 23.1%,净亏损 1940 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虎牙自2021年Q4开始由盈转亏之后,连续3个季度亏损。
为了应对外部变化,虎牙不是没有做过改变,一边大手笔投入电竞赛事版权,一边加快社区内容建设,搭建“虎扯”,在“双管齐下”的战略下,虎牙虽留住并吸引了一批新用户,但这似乎并不能挽救当下的“颓势”。
虎牙“躺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从高光到跌落
游戏直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14年。彼时,国内游戏直播尚处于萌芽之中。
2015年和2016年是直播快速增长的时期。有数据统计,仅在此两年间,就有上千款直播APP同时出现在AppStore中。与此同时,随着资本涌入,直播一跃成为最热门的投资领域。
也是那个时候,虎牙“诞生”了。
虎牙直播隶属于欢聚时代,其前身为YY直播,2014年11月,YY剥离直播业务,推出虎牙直播独立品牌。
2016年,虎牙高层认为,直播平台的核心就是内容生产,如果能找到顶部的内容生产者,并做好平台的运营与维护,就能快速将整个平台拉起来。于是,虎牙开始深挖内容,并进攻赛事领域。
2017年下半年,虎牙一边大力引进知名游戏主播,一边拿下2018 年LCK联赛的国内独家直播版权,在此期间,更是依靠《绝地求生》游戏的“吃鸡”热潮,通过签约头部游戏主播进行引流,扭亏为盈。
2017年,虎牙实现营收3.4亿美元,并在四季度开始盈利。移动端月活用户近3900万。
2018年,凭借着月活3900万的月活,虎牙将竞争对手斗鱼甩在身后,拿下游戏直播领域第一的位置。
同年四季度,虎牙平均MAU(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34.5%到1.166亿,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73.1%至480万。基于此,虎牙全年营收46.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100%,获得净利润4.6亿元人民币,成为行业唯一实现全年盈利的企业。
2019年,虎牙营收、净利持续增长,总营收83.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9.6%;净利润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2.7%。但值得注意的,四季度,其营收增速和净利润环比增速放缓。
2020年,虎牙连续十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总收入为109.14亿元,同比增长30.3%;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增长68.2%。
2021年,虎牙迎来业绩中的转折点,净利润大幅下滑,四季度更是由盈转亏。
数据显示,这一年,虎牙全年净利润为5.835亿元,同比下滑约34%,其中,四季度亏损3.127亿元。至于亏损原因,虎牙将其归结为宏观环境疲软,每季度平均付费用户数量减少。
今年上半年,虎牙业绩再度下滑,先是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0.5%,净利同比下滑82%,紧接着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3.1%,净利同比2021年二季度缩水近98%,仅为590万元。
面对不断下滑的收入,虎牙不得不压缩成本。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虎牙收入成本为20.56亿元,同比下滑13.6%,销售和营销费用仅花费1亿元,同比下滑4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据Tech星球独家报道,虎牙还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其中国际化业务裁员比例高达70%,国内业务团队裁员20%。
收入下滑,盈利能力变弱,这一方面暴露了虎牙自身的颓势,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直播行业的变化。
虎牙难留主播
事实上,难过的不仅仅是虎牙,斗鱼亦是如此。
对于双双下滑的业绩,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监管,二是行业竞争。
近年来,国内网络直播讯速兴起,但由于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打赏行为失范等问题多发频发,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直播、参与打赏,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并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此,今年5月,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明确禁止未成年人进行直播打赏,同时要求平台在1个月内取消打赏榜单,禁止以打赏为唯一依据对主播进行排名、引流、推荐。
而在此前的两个月,有关部门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应当对单个虚拟消费品、单次打赏额度合理设置上限;必要时设置打赏冷静期和延时到账期。
密集的监管政策,对于常年依赖于直播收入的虎牙来说,无疑是一大重击。
据财报,今年二季度,斗鱼直播打赏收入为17.68亿元,同比下滑18.8%,虎牙方面,直播打赏收入为20.52亿元,同比下滑20%。
但其实,用户付费意愿的减少,也并非完全受监管影响。
据小葫芦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游戏直播行业多项大盘数据指标显著缩水。与2020年相比,2021年游戏直播弹幕条数由310.56亿下降至227.23亿,而用户贡献指数由113.18亿下降至102.67亿。游戏直播用户互动和付费的意愿都有显著降低。
监管之外,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斗鱼、虎牙的“衰退”。
在主播层面,据小葫芦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 年游戏直播行业洞察报告》,2021 年虎牙、斗鱼核心数据均出现下滑,游戏主播数量上,虎牙从 301.6 万下滑到 234.8 万,下滑 22%;斗鱼从 192.6 万下滑到 159.6 万,下滑 17%。在用户层面,Talking Data发布的《游戏直播白皮书》表明,垂直类游戏直播平台流失用户中,有45.4%流向了短视频平台。
群狼环伺
如今,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抖音快手上刷一刷自己喜爱主播的高光集锦,或者在B站上“蹲录播”,成为不少用户观赏游戏直播内容的新选择。
“平台内容相对单一,同时创新不足”有游戏主播如此评价虎牙和斗鱼,相比之下,B站等平台依靠资金优势,购买了大量游戏赛事版权,让不少年轻的新用户一开始就养成了在平台上看游戏直播的习惯;同时,抖音、快手带动了短视频的兴起,游戏直播时的精彩片段被“二创”剪辑出来,也让有耐心看直播的用户进一步减少。
毋庸置疑,在短视频平台的攻击下,虎牙和抖音直面威胁。
面对竞争对手的争夺,虎牙奋起反击。
2021 年,牙豪掷20亿元拿下了英雄联盟中国区比赛 2021-2025年的独家直播权,还签署了与ESL公司2022-2023两年的中文独家赛事直播版权协议,而2022 年,虎牙在版权赛事采买上投入体量仍旧不小。
不过,有行业人士认为,虎牙采买版权面临的压力也不小,高昂的版权成本,长期来看虎牙还是吃不消。
除此之外,虎牙还持续做垂类专业化内容,据称,在游戏垂类版权上,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20场左右的电竞赛事。
押注泛娱乐化直播,引入泛娱乐公会,也是虎牙的举措之一,据称,目前,虎牙签了很多香港艺人如孙耀威等,以提升直播打赏收入。
另外,为了增加用户黏性,今年以来,虎牙加快社区内容建设,搭建“虎扯”,在这里,玩家可以畅所欲言,一起讨论共同的话题,但从内容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对于虎牙为何没能做好社交?
有媒体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战略地位不够高。尽管虎牙早已看上社交,但资源和资金投入的重点,依然是主播签约、电竞版权等。
更为重要的是,在反复尝试之后,虎牙非但并未找到一套可以调动直播用户社交需求的独特社交逻辑,反而逐步走向同质化。
在内,用户增长放缓,营收利润下滑,在外,监管趋严,狼环伺,如此,留给虎牙们的时间和空间都已经不多了。
参考资料:
1、《“游戏直播第一股”,虎牙凭什么?》 来源:一点财经
2、《斗鱼虎牙“难兄难弟”,成也游戏,败也游戏》 来源 :IT时报
3、《虎牙、斗鱼的变现困顿 》 来源:刘矿
4、《“砸锅卖铁”,斗鱼虎牙还是亏了 》 来源:深燃
5、《斗鱼、虎牙裁员30%,游戏直播没有赢家?》 来源:Tech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