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报道 正值“两会时间”,3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全面阐述了国家在推动新型实体企业等各类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林念修称,实体经济是国家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今年要重点抓好两件大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持续振作工业经济,促进实体经济量的增长;二是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质的提升。
近年来,一些实体企业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既能深度理解和融入实体运营,又具有数字技术和丰富的场景化应用,逐渐发展为“新型实体企业”。从2021年开始,新型实体企业备受关注,成为中关村论坛、服贸会、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上热议的话题。兼具实体基因和属性、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在数实融合的时代趋势下,正发挥着独特的价值。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秘书长刘李佳认为,培育和发展新型实体企业,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量提质的有效解决方案。它们有效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
基于对“实体性”、“科技性”和“生态普惠性”三项指标的综合考量,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还在去年正式评选发布了《2021中国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集中展现了我国实体经济领域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最新趋势与重要成果,为企业融合创新、带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先行经验,华为、京东、京东方、小米、宁德时代、北汽等一批企业上榜。
林念修指出:“我们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一是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在新型实体企业中,华为、小米、京东方无疑是“传统实体”向“新型实体”转型的典型代表。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这些企业运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制造的质量和效率,扩大优质供给,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
“三是着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林念修还表示,“要持续抓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引导地方和企业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方面,新型实体企业进行了长期的实践积累,并形成了价值外溢。例如,京东不仅在智能物流、智能零售等供应链应用场景完成了自身的数智化升级,更以扎实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创新的数字技术能力,持续服务于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纺织、家电、汽车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做出“以实助实”的表率。
不难看出,新型实体企业在保持自身高质量成长的同时,还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在数实融合中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发挥了放大、叠加、倍增的作用。
记者也观察到,在这次两会提案中,新型实体企业也成为一个“新热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委员建议,“要加大政府扶持,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环境。支持“新型实体企业”发展,树立一批标杆企业,推广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新型实体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所言,新型实体企业的时代已经到来,其所释放的增量将超过原有的传统产业,也将超过单纯的科技产业,对我国传统制造业、对现有的实体经济将是一个极好的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