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T财经
近期,欧派家居的经销商之一梵华怡居(北京)家居有限公司第二十七分公司因为投放涉嫌虚假广告,被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4万元。这起事件主要因为梵华怡居(北京)第二十七分公司在2021年4月发布的新板材广告,涉事新板材名为“净醛抗菌爱芯板”,是制作橱柜、衣柜的主要材料。梵华怡居(北京)所经营的欧派橱柜、衣柜全部在用此种板材制作。据悉,该公司在宣传欧派家居新板材时,广告语中出现了“纳米硅黑科技”、“斥资亿元研发投入”、“在口罩、纱布、防护衣等防治病毒材料上也有出现”、“超20万次弯曲无裂痕”等等宣传语大,但是无法提供证据证明有此效果。这起事件掀开了欧派家居和经销商之间尴尬关系的一角,此前有多名欧派家居的经销商“反水”实名举报欧派家居偷漏税。公开资料显示,欧派家居于1994年成立,是国内知名的一站式家居综合服务商,2017年3月28日,欧派家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欧派家居的销售模式以经销商专卖店为主,以直营店、大宗业务和出口为辅助业务,从这种经营模式来看,经销商是欧派家居主要销售渠道。但是欧派家居近期正在和经销商闹得水火不容。有多名欧派家居的原经销实名向广东省税务局举报其偷漏税。据媒体报道,有河南安阳的地市级经销商代理韩某称,其代言欧派家居已经6年,在2016年到2020年四年期间,向欧派家居打款2000余万元欧派家居没有开票。韩某还向媒体表示,出了这起未开票事件,全国欧派家居经销商不开票的情况普遍存在,涉及到的金额巨大。在媒体报道中,安阳经销商举报确实并非孤例,陕西渭南市一名经销商同样向媒体曝料称,在经营期间的2013年至2019年,向欧派家居打款800万元,其中600万元没有开票。据了解,欧派家居平时不强制要求经销商使用对公账户打款,平时允许经销商采用个人账户打款的方式,有经销商反应,平时大部分情况下,经销商都是用个人账户打款给欧派家居,但是这些个人账户打的款,欧派家居都没有开票。对于为何经销商和欧派家居闹到这个局面,有经销商对媒体坦言称,欧派家居给经销商的压力太大,每年都给经销商制定业绩目标,目标定的还特别高基本完不成,每年这个目标还在递增,当完不成目标经销商就会被淘汰,所以很多经销商非常恼火欧派家居的做法。对于为何欧派家居要频繁淘汰经销商,再引入新经销商?有经销商给出了答案:欧派家居会用新经销商开店时地店铺的装修费用“冲业绩”。开一家新店肯定要装修吧?那就必须用欧派家居的产品,这些都可以算业绩,装修一次起码花费几十万元。面对舆论发酵,欧派家居回应称,没有向经销商“个人账户”打款,每一笔收入都是完税的,并开具了相应发票。但是欧派家居并未提供开票的相关证据。作为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已经关注到欧派家居这起风波,12月30日,沪股通减持欧派家居14.85万股,欧派家居已经连续6日被沪股通减持。欧派家居为何对营销商施加如此大的营收任务?这要从其财报中寻找原因。从欧派家居的财报可以看出,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欧派家居的营收分别为115.09亿元、135.33亿元、147.40亿元,同比增长为18.53%、17.59%、8.91%;净利润分别为15.72亿元、18.39亿元、20.6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0.90%、17.02%、12.13%。据欧派家居公布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毛利率为32.72%,较去年同期下降3.32个百分比,较2018年38.38%下降5.66个百分比。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虽然欧派家居的营业收入在逐年增长,但是营收和净利润的增幅却明显放缓,而且欧派家居的毛利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据家居行业的从业者赵小鹏指出,家装行业这几年并不好做,在国家政策收紧房住不炒的基调下,装修行业受到巨大波及,另外因为疫情影响,原材料的价格都在上涨,装修行业利润受到挤压。欧派家居的危机不仅于此,近几年还屡屡登上产品质量黑榜。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目前欧派家居的投诉有798条,多数投诉为产品质量投诉,要求退换货但是无法联系到售后。据媒体报道,2018年2月,上海市质监局公布家装行业抽查结果,欧派家居旗下的规格型号为“浪琴/苏香桐PWMA0001”的实木复合门为不合格产品。2019年欧派家居产品再登黑榜,欧派家居防盗安全门产品在省级专项监督抽查中显示为不合格产品。2020年8月,天津市消协点名批评欧派家居因为设计错误给消费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而欧派家居拒绝赔偿。2021年7月,有媒体报道欧派家居经销商疑似“卷款跑路”,随后欧派家居陷入了“代工模式”的巨大争议中。据媒体报道指出,欧派家居的质量问题,可能和欧派家居大量使用代工厂生产有关,近几年欧派家居采用激进的扩张模式,生产环节的产品品控并未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