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 12月6日消息,“迷你CEO”消息传出十余天后,阿里正式公布了架构调整的信息:新设立“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分别由戴珊和蒋凡负责。阿里表示,此举目的在于升级公司“多元化治理”体系。
2021年的三次调整
据鞭牛士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阿里已进行过三次组织架构调整,但此次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今年3月,晚点LatePost报道称,阿里成立MMC事业群,由阿里合伙人戴珊负责,戴珊同时是阿里B2B事业群总裁。
据悉,MMC事业群聚焦社区团购业务,整合了零售通的社区团购业务和盒马集市。报道援引一位接近阿里B2B的人士称,MMC事业群很可能是阿里B系新增的一个事业群。B系和淘系是阿里的内部称呼,淘系主要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等;B系业务则主要包含 ICBU(国际贸易平台)、CBU(国内贸易平台)、零售通等。
今年7月,在一场小范围高管会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CEO张勇对内宣布多起人事调整。其中,最重要、也最受关注的变化来自原高德董事长俞永福。俞永福将直接管理阿里本地生活、高德以及飞猪业务。原阿里巴巴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老鼎)接替王磊负责本地生活,向俞永福汇报。
此次架构调整一月后,老鼎因为“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引发内部员工乃至外界的大量争议。最终,老鼎引咎辞职,俞永福临危受命,紧急接任了老鼎的职位。阿里在内部公告中称,李永和在这件事上的敏感性、重视和投入程度远远不够,没有主动作为。
今天上午,阿里公布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架构调整,此前因桃色事件引发关注的蒋凡将代表集团分管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的一层组织,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共同形成“海外数字商业板块”。
备受关注的蒋凡
毫无疑问,蒋凡是本次调整中最受关注的人物。
2020年4月,蒋凡、张大奕花边新闻被曝光,二者随后均陷入舆论漩涡中心。张大奕所在的如涵控股为此付出了退市代价,关于蒋凡的“处罚”尽管受到颇多关注,但事实上,蒋凡最终并没有退位。
彼时,外界舆论认为对于蒋凡来说,最坏的结果是被勒令离职;中间的结果则是调任阿里大文娱等边缘业务。
阿里巴巴最终将蒋凡事件定性为没有利益输送。但因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严重舆论危机,给阿里的声誉造成重大影响,阿里巴巴取消了蒋凡阿里合伙人的身份,上一财年的所有奖励,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
对于蒋凡的处罚,钛媒体分析指出,对于蒋凡来说,被降级、处分并从合伙人名单中除名,意味着暂别阿里权力核心,但并不意味着蒋凡将会遭遇职业生涯的“滑铁卢”。褫夺阿里合伙人等名号主要是为了安抚内外,而蒋凡仍有机会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仍然是张勇倚重的大将。
2020年12月,阿里巴巴每年双十一后的组织调整如约而至,阿里巴巴分别对核心电商业务和本地生活业务进行了人事调整。这两次调整均由上述两大业务的负责人(蒋凡和王磊)发布内部信告知全员,而非张勇发布,其中蒋凡的落款为淘宝天猫总裁。晚点LatePost分析称,这意味着,备受外界关注的蒋凡和王磊仍留在原位,均未发生调动。
关于蒋凡此次调整引发了外界大量猜测。有观点认为,这意味着蒋凡被边缘化,国际化业务基本是一些“谪迁”之人。但也有人将这次调整解读为蒋凡的新机会。
张勇在内部信中说道,“蒋凡在大淘宝七年时间,为淘宝的无线化、个性化和内容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期待蒋凡带领团队在海外市场发展中实现更多创新。”
(文丨鞭牛士 聪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