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得到“得道”:多头变现,套利在即
2020-10-01 20:41

微信图片_20201001203222.jpg

2020年9月25日,“得到App”、“罗辑思维”母公司,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维造物”)披露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正式拉开了罗振宇IP上市的大幕。


根据招股书,思维造物拟公开发行A股数量不超过1000万股,占发行后股本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10.37亿元。按照发行股本比例计算,公司估值超过40亿元。

一旦成功上市,思维造物将成为中国知识付费赛道第一股,罗振宇也将成为这个赛道里第一个正式接受市场检验的创业者,并且领先于他的同行,吴晓波领导的巴九灵公司。

思维造物资本路线图

2012年12月21日,罗振宇与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合作打造个人知识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

半年内,罗辑思维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一个互联网社群品牌,在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播放超过10亿次;同时,罗辑思维拿到来自顺为资本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

2014年5月,罗振宇与申音这对“黄金搭档”由于出现重大分歧而分道扬镳,次月,罗振宇与李天田(别名“脱不花”)、吴声共同出资设立思维造物,着手重整业务,开疆扩土。

2014年12月,思维造物获得启明创投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5年10月,思维造物对外宣布完成B轮13.2亿人民币融资,由中国文化产业基金领投,启明创投、正心谷资本、真格基金、合一集团等跟投。

B轮之后,思维造物开启了频繁的增资扩股和新业务开辟。

2016年到2017年间,思维造物的投资机构名单增加了11家,包括梅花创投、真成投资、新希望集团、峰尚资本、华盖资本、红华资本、翰立投资、凡银资产、英雄互联、腾讯投资、红杉资本。2017年9月25日,思维造物官宣D轮,投后估值70亿人民币。

产品线上,2016年5月得到App发布,同年9月每天听本书App上线;2018年9月,思维造物迎来业务转折点,开始向线下发展,得到大学正式启动招生;2019年4月,得到推出只是搜索引擎“得到搜索”,11月,得到阅读器发售。除此之外,还有跨年演讲、知识春晚、图书以及周边产品等。

图:思维造物产品线

在这过程中,思维造物传出计划上市的消息。

2017年7月19日,资深媒体人雷建平曝光的一份红华资本《思维造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显示,思维造物的D轮融资为Pre-IPO轮,按计划,公司将在2018年下半年提交A股IPO申请,目标在2019年底登陆创业板。

券商人士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称“罗辑思维的定位是”知识服务运营商”,其商业模式也是专注于知识付费,其主要受众在国内,”知识付费第一股”的概念在A股市场或许还能赢得不错的估值,A股上市也能为其带来更好的品牌效应。”

2018年12月,思维造物开始做上市辅导的前期准备工作。8个月后的2019年8月30日,思维造物与中金公司正式签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协议。13个月后,思维造物招股书公布。

一位熟悉思维造物的人士向鞭牛士BiaNews透露,思维造物启动上市辅导,开始招聘负责品牌公关业务的高级别雇员来帮着造势。目前,思维造物上市公关的负责人由原印象笔记公共事务与品牌营销高级总监Jane担任。

围绕“第一股”荣耀的之战

2019年,“知识付费第一股”花落谁家的悬念,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思维造物先行一步开始上市辅导;另一方面,2019年3月17日晚间,同行公司,由吴晓波创建的巴九灵公司被曝计划“借道”全通教育实现上市。


据全通教育(300359)公告,公司正筹划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96%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如果成功,巴九灵将实现借壳上市,率先拿下知识付费第一股。

令人吴晓波遗憾的是,全通教育与巴九灵的重组案在同年9月23日告吹,巴九灵借壳上市作罢。全通教育方面的官方说法是“受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及标的资产经营情况、重组政策变化以及股票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交易双方未就重组方案中的交易定价、业绩承诺与补偿安排等要素达成最终共识”。

不过,最能反应巴九灵借壳上市失败原因的是来自于证监会的质疑,包括(1)是否具备资质;(2)依赖个人IP影响力是否具备持续性和经营稳定性;(3)“吴晓波频道”等微信公众号是否主要为原创等。

为了弱化吴晓波个人影响力对巴九灵公司的影响,巴九灵启用了“890新商学”作为主品牌,旗下业务为——财经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商学教育产品“企投家学院”、“新匠人学院”,以及“企业大学”、新匠人新国货促进会和由和吴晓波频道App更名而来的“890新商学APP”。

巴九灵公司在后期回应称,“资本市场上依然会继续前进,继续并购或独立IPO都是选项,具体需视情况而定”。

而就在今年6月11日,浙江监管局官网公示了《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公示文件》,文件显示,实控人为吴晓波、邵冰冰夫妇的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巴九灵)正在接受上市辅导,辅导期大致为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

眼下,思维造物抢先一步发出招股书,而巴九灵仍然在上市辅导中,知识付费第一股似乎有了答案。按照上市流程,思维造物还需要经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才能正式登陆交易市场。能否通过发行审议,决定了知识付费第一股能否真正落入思维造物。

未来将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鉴于证监会对巴九灵的质疑,有业内人士猜测,同样事情也有可能在思维造物身上上演。

根据思维造物招股书,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56亿元、7.38亿元、6.2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6132 万元、4764万元、1.15亿元。其中2018年收入同比增长 32.64%,2019 年收入同比下降 14.91%。

2019 年,公司线上知识服务业务及电商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 18.75%和16.77%,线下知识服务业务收入实现了 56.94%的增长,但由于在收入占比不高,故 2019 年收入整体有所下降。 

在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ARPPU)方面,思维造物线上课程远不如线下课程。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得到”App的ARPPU 分别为203.81元、188.55元、231.93元和134.89元,而得到大学2019年单门课程学费则过万,是否大力发展更有盈利空间的线下教育,也是思维造物需要考虑的方向。

图:思维造物营收变化

某知识付费公司创始人兼CEO在接受鞭牛士BiaNews连线时指出,思维造物线下业务增速较高,线上业务降速明显,整体营收增速放缓,利润率持续走低,上市恐有借助行业第一股概念,进行快速套现的想法。该人士还补充到,线上卖课营收占比下降,同时它还没有线下培训和办年会利润高,而且线下业务天花板太明显。资本市场给予的认可将打折扣。

思维造物在招股书中强调,未来社会进步将主要体现在物的再生产、人的再发展两个领域,其中,与“人的再发展”相关的教育产业对中国社会尤其重要。中国要保持全球竞争力,就需要把庞大的“人口红利”进一步发展为“人才红利”。在学制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其实还有一片广袤的机会有待拓荒,即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其实就是思维造物对自身业务的整体定义。

此前,艾瑞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终身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报告认为,2019年,中国终身教育行业规模达824亿元,同比增速18.3%,其中,线下付费收入为核心主体,线上付费收入为增长引擎,占比分别为64.3%和31.3%;到2023年行业规模将达到14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5.13%。

思维造物认为,作为国内知识服务平台的先行者,自身已在产品、运营、品牌、技术各个维度,构建起了护城河优势,商业模式日趋成熟,持续盈利能力稳步增强,公司的成长空间是值得期待的。

鞭牛士BiaNews注意到,思维造物推进将线上课程的学习行为接入高校评价体系,例如用户在得到App 学习指定课程,可以免修学分、减免学费;此外还在推进课程走进高校,例如,《王立铭·生命科学 50 讲》成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院本科生线上教材。

思维造物强调,公司正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扩展服务边界,并提出致力于建设一所全球领先的“终身大学”。

有分析师对鞭牛士BiaNews表示,“走进校园,是知识付费企业的必然趋势,但面临诸多挑战,整体而言,我国终身教育行业市场格局相对分散,尚未出现巨头垄断、寡头竞争等现象。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未来社会资本可能会持续进入终身教育领域,行业可能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这将对思维造物提出更高的经营要求。”

目前,思维造物已经与知乎、巴九灵等跻身知识付费第一梯队,信奉U盘化生存,怀揣向死而生勇气的罗振宇能否带领团队为整个产业带来更多变化,还需拭目以待。(文/刘宏)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