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短视频超越直播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流行趋势之一。
一个个15秒的短小视频却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让人沉迷其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有人甚至能一连刷上数个小时。
而最近,这些碎片化的15s又被进一步延长,抖音向所有用户开放了1分钟时长的视频发布权限。这一改变是抖音推广自己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的其中一部,目的是鼓励用户们拍1分钟的Vlog。
值得关注的是,同一天,百度旗下好看视频也传出将把Vlog作为今年发展重点的消息。
两大互联网巨头同一天释放战略信号,让许多圈内圈外人士开始再次聚焦Vlog。Vlog能否成为新潮流?它是否会搅乱短视频的格局?
Vlog是什么?
Vlog,即video blog,意为视频博客、视频日记。创作者使用数码设备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经历记录下来,然后通过编辑形成几分钟的短视频,通常具有连续性和完整的故事性。这些创作者或博主们被称为Vlogger。
这一视频形式兴起于国外Youtube、Facebook等平台。2012年,Youtube上出现了第一条Vlog。发展到今天,仅仅是Youtube平台上每个小时就会产生2000余条Vlog作品。
国内的第一批Vlogger出现于2016年,其中大多是海外留学生。这些Vlogger中有一些现在已经成为头部,如@王晓光、@竹子、@冬瓜等。
而Vlog在国内获得大规模关注也是从去年才开始的。
相比其他娱乐型、快消型的视频形式,Vlog所展现的真实、接地气、高品质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根据微信指数、百度指数,近两年,“Vlog”在国内的搜索量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
关键字“Vlog”百度搜索变化指数趋势
巨头齐聚布局Vlog
经历了2016年和2017年的鲜少问津,Vlog去年能在国内快速流行起来,很大部分得益于几家头部移动社交平台的推动。
他们瞄准了这个短视频新赛道。
去年9月,微博发出了Vlog召集令,用户在过去的30天内,发布的Vlog数量只要在4条以上,便可申请成为微博认证的Vlog博主。享受微博的扶持。微博Vlog官方运营也不断和各种流量明星、大V合作拍Vlog,扩大影响力。
B站也于11月推出了30天Vlog的挑战活动,UP主们需要在30天内完成至少4支原创Vlog视频,即可获得平台奖励。
腾讯在过去奋力进军短视频的一年,也没有落下Vlog。其发布的一款原创短视频产品——yoo视频就推出过Vlog和Vstory两种内容形式,聚焦于故事性微剧微综艺。
同一时间,抖音也传出了内测超2分钟“长视频”的动作。这一举措也终于在不久前落地。4月25日,抖音向全体用户开放了1分钟时长的视频发布权限。并对外开始推广自己的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
据介绍,用户只要拍摄或上传时长大于30s的原创Vlog,参与活动页面话题,即可参与活动。平台将从中选拔出优秀创作者给予奖励,奖品包括百万流量倾斜,或者旅行大礼包等物质奖励。
百度旗下好看视频也传出消息,将把Vlog作为今年发展的重点,但还没对外开放拍摄功能。据悉,与抖音鼓励用户拍1分钟的Vlog不同,好看视频的Vlog主推3-5分钟的内容。
此外,还有一些以Vlog为核心的视频剪辑 App 及社交平台也随之兴起,例如一闪、VUE、猫饼、小影、秒拍小影等。
头部平台的扶持有一定成效。微博平台上,一些头部博主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百万,Vlog视频播放量也达数百亿次。2018年抖音站内Vlog相关标签播放量累也计超过150亿。
欧阳娜娜等流量明星参与推出的视频日记视频大受欢迎也再一次助推Vlog这种内容形式普及。
但这比起当前其他传统短视频的流行程度,Vlog还相差甚远。
Vlog高门槛制作要求或限制其发展
B站和微博推出Vlog扶持计划相对较早,但是目前这两个平台的头部Vlog博主数量仍比较少。
据了解,尽管微博已为“微博vlog博主”认证设置了相当低的门槛(30天,发布vlog数量≥4条,即可申请),但目前微博上认证的Vlog博主人数只在数千级别,且粉丝达百万的较少。优质的Vlog内容仍然稀缺。
腾讯聚焦Vlog的yoo视频不久前也被裁撤,业务并入微视和腾讯视频。最近又传该软件被更名为“火锅视频”,不论是否属实,之前的Vlog计划怕是遥遥无期了。
优质Vlog内容的稀缺,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Vlog的制作高门槛。其在时长上不仅比传统短视频多出很多,对于视频拍摄设备、技术以及之后的剪辑、配乐等工作也要求很高。
据头部Vlogger@井越此前透露,自己每期素材会有60G-70G,从中剪辑出5分钟的Vlog需要花6到10个小时,而且需要在电脑剪辑软件中完成。
在最重要的内容方面,也需要比15s的碎片视频注入更多故事性思考。
这样除非是狂热爱好者或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否助一般用户很难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发布或坚持发布这样的连续性视频。
激励机制也恰是影响Vlog业务可持续性的因素之一,主要涉及的就是商业变现模式。
鞭牛士了解到,国外的Vlogger主要通过广告和流量变现。Youtube上的Vlogger通过流量就可以获得可观分成,当博主订阅量和播放量较高时,还可以寻求广告变现,创作更加可观。
曾有媒体此前报道称,Vlogger鼻祖Casey Neistat坐拥700万粉丝,视频超过10亿播放量,至少从Youtube获得过250万美元的分成。
当然普通博主依靠平台变现则难以维持。按照Youtube最新规定,vlogger必须有1000订阅和1年累计4000小时播放量才能有资格申请添加广告。一位博主表示,99%受到新规影响的频道一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而国内当前尽管多家平台推出了扶持计划,但其未来商业变现仍尚未形成。
到底是“一时狂热”,还是未来风口?
抖音此次的Vlog扶持计划与微博有些相似:选择好的视频博客,授予认证,然后帮助其推广。
然而,据蚁坊软件大数据最近统计显示,2019年一季度以来微博上的Vlog日均原创热度以大幅削减,呈现整体疲软的趋势。
那么抖音如出一辙的方法能否取得更佳的成果,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的是,在当前人们普遍沉迷于短小碎片化视频的情况下,他们是否能接受甚至“迷上”这些较长的故事形式?
有用户表示,“假如抖音让我现在发布一分钟长的视频,我会焦虑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完成。”反过来,相信有人在刷视频时也会发问,“这个视频为什么还没播完?”
无论是平台还是用户们,对新颖的Vlog到底是一时的狂热,还是真正的用户需求?值得我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