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事儿最近在电商圈里炸开锅了——家名叫“云很慢”、坐拥130万粉丝的淘宝女装店,说没就没了!就在11月12日前后,这家店突然关门大吉,客服全部失联,连保证金都被掏空,直接卷钱跑路。最惨的是那些被“寄拍”合作吸引来的博主们,已经超过百人,垫的钱从几百到几千块不等,全打了水漂。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已经堆了200多条。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但店早就搬空了,后续怎么追责、钱能不能要回来?“云很慢”这一跑,留下的可不只是一地鸡毛。
起底“寄拍”骗局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披着“合作”外衣的精准诈骗。要弄明白他们怎么得手的,得先了解“寄拍”本身是咋回事。“寄拍”在电商圈里挺常见的,简单来说就是:商家把产品免费寄给博主,博主拍点好看的照片或者视频发出去做推广,之后商家不仅把产品钱退给你,还会额外给你一笔推广费。本来是个商家做宣传、博主赚外快的双赢模式。可“云很慢”这家店,把这个模式变成了收割博主的陷阱。他们的套路,其实就这么几步:第一步,用高价衣服引你上钩。他们店里的衣服都不便宜,一件就要四五百,博主一买就是两三件,自己先垫上去小一千块钱。第二步,给你画个大饼。商家承诺:“你只管拍,拍完把视频发来审核,我们立马给你退款,还付你佣金。”听着挺美是吧?很多博主就觉得,反正钱能退回来,还能白赚一笔,这合作划算。第三步,发来的货根本不行。等博主收到衣服就有点傻眼了,很多人吐槽衣服质量差得要命,线头多、味道重,跟图片上看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可这时候,大部分人想的还是:“反正要退的,赶紧拍完完事。”最绝的是第四步,算准时间直接跑路。他们就卡在“双11”过后、约定的返款日(11月12号)前一天,突然就消失了。店铺直接关门,客服全部失联,连平台上的保证金都被他们提前弄走了。这下博主们才彻底反应过来:钱,是要不回来了。像受害者小董说的,她垫了快一千块,视频都拍好了,就等着对方打钱,结果等来一场空。去找平台维权,平台无奈告知:商家保证金不足,无法进行赔付,已经向卖家进行催缴,催缴期90天。已知受骗博主不下一百人,个人损失从几百至数千元不等。现在市场监管部门是已经介入了,也去现场查了,可店早就搬空了,后续怎么办,大家的钱还能不能追回来,真是个大大的问号。20万商家已加派代社群,可选「TikTok 、Temu、淘系、抖音、拼多多、小红书」等。关注「派代跨境」,免费进群↓
网上炸锅了!这事到底该怪谁?“云很慢”这事儿一爆出来,网上立马就炸了锅。大家的讨论早就超出了事件本身,更像是对整个电商环境的一次大吐槽,主要吵吵的点就集中在几个地方。首先,很多人直接开喷“寄拍”这个模式本身。不少网友觉得,这所谓的“寄拍”跟“刷单炒信”根本没区别,就是把水搅浑了。“那些好评买家秀100%都是假的!”类似这样的评论到处都是。很多普通消费者想不通:“正常人买衣服,合适就留,不合适就退,谁有那闲工夫拍一堆精修图啊?” 大家觉得,就是这种“先拍美照再返钱”的模式,生产了大量不真实的“卖家秀”,导致现在看女装店的买家秀根本没法参考,全是坑。甚至有些比较激烈的言论,觉得这次被骗的博主也不完全无辜。“活该!你们这就是黑吃黑,狗咬狗!” 这种声音认为,博主们为了点佣金帮着商家制造虚假好评,本身就在欺骗普通消费者,现在被上游商家给骗了,属于“贪小便宜吃大亏”。但吵归吵,更多清醒的网友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这是场“职业诈骗”。不能简单地用“活该”来总结。有人分析,这就是一场设计好的“快闪”跑路。商家早就盘算好了:“先忽悠博主确认收货、发好评,然后把整个店一扔,卷一波钱就跑路。”这种根本不想长期经营,纯粹是捞一笔就走的套路,在电商圈里早就不是新鲜事了。还有观点把这事看得更大,觉得“服装行业正在洗牌”,而“云很慢”不过是乱象中的一个典型。它警告所有人,现在的电商环境里,这种利用平台规则漏洞、搞专业化规模化诈骗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网上虽然说什么的都有,但大家并没有只停留在骂街或者看热闹上。很多人都在认真思考:从扭曲的“寄拍”产业链,到平台那说没就没的保证金,再到我们普通消费者买东西时不得不养成的“先看差评”、“不敢信好评”的习惯……这一连串的问题说明,整个系统确实有漏洞。大家的讨论,最后都指向同一个诉求:真的需要一个由平台、监管部门和我们所有参与者一起努力,才能构建出的、更透明、更让人放心的购物环境了。
说实话,“云很慢”这事儿可不是什么偶然事件。它背后是一整套早就设计好的“快起快跑”模式——先在短时间内砸钱或者用别的方法攒起百万粉丝,取得大家信任,然后利用“寄拍”让博主们垫钱,形成一个短期的“资金池”,最后在“双11”这种交易高峰后立刻卷款消失。这种套路,让监管和追责变得特别困难。那为什么总有博主,尤其是粉丝量不算太大的博主会上当呢?说到底,他们在合作里处在弱势一方。为了接单,很多时候没有正规合同,全凭商家一张嘴承诺,就选择了“先自己垫钱、事后结算”这种风险最高的方式,结果正好成了骗子下手的最佳目标。从法律上看,这事儿已经远远不是普通的买卖纠纷了,而是涉嫌“合同诈骗”。商家明摆着就是不想还钱,用虚假的承诺骗大家垫付货款,而且金额不小,是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的。1.合作前先查查底细。别光听对方吹,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这类官方渠道,核实一下对方的营业执照,看看是不是正规公司;2.尽量走正规流程。通过官方认证的接单平台或者签订书面合同来合作,把权利和责任白纸黑字写清楚。3.避免大额垫资。尽量别自己先垫一大笔钱,可以商量能不能寄送样品,或者使用平台担保交易。4.警惕“天上掉馅饼”。对那些承诺“高单价、全退款、高佣金”的合作多留个心眼,好事哪会那么容易找上门。首先,风控得再严点儿。尤其是对那些短时间内粉丝暴增的新店,得建立更动态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于商家保证金的大量转出,应该设置更严格的审核,不能说转就转。其次,不能光收钱不担责。得建立针对这类诈骗的快速响应和赔付机制。当商家明显是恶意跑路时,平台理应承担起应有的监管责任,保障用户的权益。总之一句话,“云很慢”跑路事件,就像是电商生态里一颗毒瘤的典型发作。它坑的不只是那些被骗的博主和消费者,更糟糕的是,它让整个电商行业的信任基石又松动了一次。这次事件,无疑给所有电商人都敲响了一记警钟。(转载自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