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小米突然改名,雷军向自己开了一枪
电商天下 2025-09-17 18:08
iPhone17就要上了,但大家先别急,让小米先急。


小米17空降,雷军发声

眼见着苹果借着新品发布会出尽风头,小米终于坐不住了。

就在前两天,9月15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社交平台突然宣布:小米将于本月发布全新小米17系列。

比上代提档整整一个月,更重要的是,数字“16”被彻底跳过,直接从小米15小米17

对此,卢伟冰直言:“这将是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

图片

图源:雷军

随后,雷军亲自转发该微博,并放出狠话:“小米17系列,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

一时间舆论哗然,“小米跳过16,直接挑战iPhone17”等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虽然说小米对标苹果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一次前后脚蹭上iPhone17热度的小米,却没能留住米粉的心。


不少网友直言,这样跳号对标没有含金量,甚至还有质疑声音表示:

“这不是对标,是自我矮化这么多年小米还是没能拥有品牌自信

不过,事已至此,即使外界的声音褒贬不一,小米手机官方微博也还是在昨天9月16日正式放出小米17 Pro系列预告视频。

图片

图源:卢伟冰

根据目前公布的节奏,小米17系列将包含三款: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

定位分别为“最强标准版旗舰”“最强小尺寸影像旗舰”“巅峰科技影像旗舰”,并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平台,硬件堆料直接拉满。

甚至在发布时间节奏上也作了大幅压缩:

小米17已在9月15日上线预约页面,提前“狙击”苹果iPhone17系列的热度。

从常见的配置对标发布时间、命名体系全面看齐,这样看起来此次小米17的改名动作,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硬刚。


小米手机追苹果,越追越像

如果只看产品配置,小米17系列几乎没有短板:

旗舰芯片首发、背屏交互升级、影像系统进一步强化,搭配澎湃OS3系统以及软硬协同优化,在纸面参数上足够能打。

卢伟冰也展现出极大的信心:“小米高端化的成功来自两方面,一是认知的突破,二是技术的积累。”

他强调,过去5年,小米研发投入已超1000亿,未来5年将再投2000亿,

“这一次,在小米17系列上,大家将看到我们一系列最新成果的呈现。”

但消费者关心的远不止硬件参数,他们也看得出:这次对标苹果的方式,带有浓重的“跟风”气息。

图片

图源:苹果官网

就在几天前,苹果于北京时间9月10日发布了iPhone17系列,

包括iPhone 17、iPhone 17 Pro、Pro Max和首次亮相的“轻薄新品类”——iPhone Air。

库克将这次迭代称为“iPhone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飞跃”。

而iPhone17标准版这次堪称“牙膏挤爆”:

屏幕增至6.3英寸、支持高刷、前摄升至1800万像素、起步内存翻倍到256GB售价仍为5999元起被外界盛赞“加量不加价”

更耐人寻味的是,彼时的卢伟冰一度专门发文提及苹果发布会,直言

“这绝对是iPhone变化最大的一年,我准备买一部试用。”

图片

图源:梨视频

结合如今小米17跳号提档、并且同样喊出“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全方位大升级,加量不加价”的口号来看,

卢伟冰发言便不再是来自圈内人的真情流露反而还在无形中坐实了小米此次发布策略的被动色彩。

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小米在“高端化”这条路上走了五年,从参数领先到体验打磨,从生态建设到软件优化,确实付出了巨大努力。

但当品牌逻辑依然围绕“追着苹果跑”,就很难真正赢得高端用户的心理认同。

而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图片
图源:小米

早在8月28日,小米发布澎湃OS3推出小米超级岛时,就被广泛讨论是否“灵动岛”化。

雷军当时高调表示:“苹果用户可以仔细看看:小米手机更好兼容苹果生态。”

但消费者的反馈是:兼容不是问题,缺的是原创性。

换言之,小米缺的不是性能,是“身份感”。

在电商天下看来,苹果之所以成为流行符号,是因为它塑造了一种“使用它就不同”的文化认同

而小米目前给人的感觉仍是——配置够硬,信仰不够。

对标不是原罪,思维困境才是瓶颈

如果说“跳号改名”引发的是外部舆论的震荡,那小米此刻真正的瓶颈,其实源自内部长期对“对标逻辑”的路径依赖。

从MIUI模仿iOS到“超级岛”对应灵动岛,再到这次的“小米17 Pro Max”

不难看出,小米的产品命名、UI交互、功能细节甚至发布时间,都在不断向苹果靠拢。

看似合理,其实透露出的是战略性惯性——小米太熟悉这条路,熟悉到失去了提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能力。

图片
图源:小米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几天苹果新机预售开启,仅1分钟,京东上的所有机型即显示“无货”;

而苹果官网更是被挤到崩溃,抢到的网友自曝“官网发货已经排到10月”。

显然,苹果全网都在骂但开售手慢无的定律再次生效,苹果又一次用实力回应“卖不动”的质疑。

图片

图源:京东

面对这股热潮,小米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电商天下看来,真正的问题不是小米对不对标,而是小米是否选对了对手。

苹果的用户粘性、系统生态、品牌信仰,在短期内几乎是不可动摇的。

而小米要打赢的,并不是“和苹果抢用户”,而是“和同为安卓阵营的对手抢话语权”。

华为三折叠屏、OPPO双芯影像、荣耀滑盖全屏、vivo仿生感光模组……

安卓阵营早就不是“你抄我我抄你”的年代,而是靠技术路径、审美判断、场景定义来讲差异化的时代。

每一个头部品牌都在讲“我是谁”的故事,而小米却还在讲“我像谁”

那么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小米把自己困在“别人设定的坐标轴”里。

对标本不是原罪,但“只会对标”的路径依赖,才是真正的瓶颈。

写在最后

事实上,站在对抗苹果的另一侧,小米面对的不是乔布斯,也不是库克,而是自己。

如今,小米17系列已定档、Pro/Pro Max亮点也陆续揭晓销量可能不会差,产品体验也不会让人失望,但对于品牌来说,这远远不够。

电商天下认为,真正的高端品牌,不能只靠拼参数和发布会打鸡血。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并不介意你叫什么数字,他们在乎的是:你有没有把产品做出点“自己的味道”?

独立的价值表达,原创的叙事方式,不依赖谁、也不模仿谁的命名体系、功能定义、生态话语权——这才是小米该走的路。

毕竟,能够定义时代的品牌,从来不是“做得像谁”,而是“让别人开始像你”。(转载自电商天下)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