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某些车企丢人又丢到国外了,
五家中国新能源车企,
因为涉嫌“维修垄断”,
在澳大利亚可能面临最高约4700万元的罚款,
因为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法》规定,
车企必须向独立维修厂公开诊断软件、技术参数等,
这样车坏了也可以到外面的店维修,
而这五家中国车企是怎么做的呢?
按澳大利亚官方的说法
这些车企,没有及时、完整地的提供这些数据,
妨碍了车辆的正常保养与维修。
我真是头一次见国内的车企在国外被罚这么大快人心的。
那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这些车企。
第一问,这下遇上正规派出所了吧?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法》2022年就开始要求汽车公开诊断软件、技术参数了,我看了下,这五家车企进入澳大利亚,短的半年,长的1年半,还没及时、完整的提供这些数据,怎么的,你们以为去哪儿都会惯着你?都可以横着走?
第二问,你们往往以“安全”为由坚决反对第三方修理厂修车,你们嘴上说着“数据安全”、“专有技术”,心里是不是盘算着“利润安全”、“独家生意”?
第三问:你们出海的时候,是觉得洋人的法律不算法,还是觉得“先卖车后补票”的国内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还是习惯了窝里横,习惯以国内思维应对全球市场?
第四问,新能源车企最强的不是法务部吗?一个土澳有什么可怕的?让你们法务部过去逮人啊?律师函应该寄到澳方了吧?!
第五问:还得是西药见效快!!国外被罚,国内网友还一片叫好,你们是不是该反思下,商业道德它就不是国界的问题,而是车主们的权益保护问题,油车有选择维修的权利,咋到你们电车这就突然没有了?
第六问:还记得某地两个修理工因为未经某些车企的允许,修了2块电池,就被抓人判了6个月,没想到外国人会替我们发声,难道你们吃定了国内的车主们都好欺负?
第七问:等国外罚完,你们也小心下国内吧,2022年的新版《反垄断法》已明确禁止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并在汽车行业多有体现,你们在国内没被罚过,是不是就觉得这种事永远不会发生?
第八问:全球“维修权”运动浪潮汹涌,美国加州车主起诉特斯拉垄断维修,欧盟推进统一维修数据标准,你们是准备用国内经验应付全球市场,还是准备与世界接轨?
第九问:你们如果在澳大利亚改过自新了,千万别忘了国内的车主啊,某价值8万的车修电池4S店要价18万这种事,到时候能不能也让我们拥有“维修权”?能不能让国内车主也享受一下“选择由谁、在哪里、以什么价格维修他们的车辆”的自由?(转载自AUTO芯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