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大平台也公布了新的单量。
首先是美团,继一周前的1.2亿单后,美团的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已经超过了1.5亿单,这是活生生又多出了3000万单啊,接近2024年平均日单量的两倍了。与此同时,美团也披露称,拼好饭单量超过了3500万,神抢手单量超过了5000万。
随后,阿里也公布了淘宝闪购的数字。单从数字来看,阿里这边还是相对低调的。其披露,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基础上,本周又环比净增15%。
单看两家的战报,不难得出两个结论:
1,美团是真地是下狠手全力迎战了,为了订单量和淘宝闪购拉开距离,那可真是火力全开。
2,淘宝闪购似乎已经达到了运力的上限?虽然8000万日订单量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但这次淘宝闪购并未突破一周前的单量,这似乎表明淘宝闪购已经触达了瓶颈。
而仔细分析二者的措辞,八姐觉得其中又有更有趣的东西。
比如,为了狙击淘宝闪购,美团此次的动作似乎更为激进,推出了“零元购”,各路奶茶店爆棚;反之,号称500亿补贴的阿里,这次并没有跟进“0元购”,只是推出了大额红包和抽免单卡应战,相对保守,这可能也是造成此次单量没有再度达到突破峰值的原因。所以,这个事情到底是美团中了淘宝的圈套呢?还是淘宝单纯地战力不及美团呢?
支持美团中了淘宝阳谋的观点盆友认为,之前有媒体称,淘宝闪购把每周六冲单的行动取了个代号叫“淮海战役”,目标是一天冲破9000峰值到1亿单。这明显就是在放风吓唬美团,消耗美团的现金,毕竟从盈利和资金储备角度,美团不如阿里。
阿里似乎也在揶揄美团这个单量是靠零元购和自提拉起来的。比如,其在新闻稿中,特地将自己的单量排除了“自提及0元购”。
八姐却觉得吧,事实未必是如此的诡谲,商战也未必就非得上升到孙子兵法的层面。有没有可能,美团就是不得不战,也必须在这个时间点再度抢占用户心智,把淘宝闪购的士气打下去。而且,美团也可以根据战况,动态调整补贴的力度,不存在啥中计一说,最为重要的是美团不能在自己主场的外卖大战中丢失市场份额。
至于淘宝为啥不跟零元购了嘛,很简单,可能也得考虑运力啊。根据此前的数字,饿了么活跃骑手数量大约400万,是美团的大约一半,以前的日均订单量3000万单,这现在干到8000万单,估计都是极限了,再零元购往上窜单量,没有足够的运力去完成订单,对淘宝闪购也啥意义了。再说了,峰值8000万单,这对阿里而言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了,这意味着吸引来了相当多的新用户。
另一方面,1.5亿的峰值订单,对美团可能也是不小的考验。美团骑手数字大约是850万,但之前的日均订单量也就是8000—9000万单,现在几乎翻了一倍,这个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很多奶茶店的零元购自提也是可以想象的。
不过,所幸,美团的运力看起来挺住了这波订单增长:美团称,此次订单平均34分钟送达。
当然了,除了消费者薅了不少羊毛外,骑手们最近也很开心。
这几天,全国骑手的收入都增加了。美团称,这段时间,骑手的人均日单量增长了33%,单日收入增长了111%,在夏季活动日,骑手人均补贴达到了120多元,部分熟练骑手可以获得400多元的额外补贴。6月份,全国范围内众包高频骑手的平均月收入已达9793元。
淘宝闪购也披露称,淘宝闪购上线以来,骑手数量整体同比增长78%,其中众包骑手整体增长120%;骑手群体的收入显著增长,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不过,平台们也真是大出血了。根据高盛的预估,仅6月份所在季度,三家企业(美团、阿里、京东)的总投资就达到了250亿元/30亿美元。高盛预测,在基本情景下,未来12个月(2025年7月-2026年6月),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外卖业务将分别亏损410亿元、260亿元,美团的EBIT将下降250亿元。但我估计,单看这两周的大战盛况,高盛的预估可能也保守了。
但,无所谓了,这是王兴和蒋凡该去考虑的问题了。(转载自开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