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基因里没有守成,只有创造”——这句写在2025财年股东信中的宣言,成为阿里断腕求生的最佳注脚。
近日,阿里巴巴更新了年报。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到9963.5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1259.8亿元,同比增长77%。
利润暴增的年报业绩正是一场从组织到战略彻底革命的成果。
合伙人瘦身,蒋凡进入中心位
阿里合伙人来了一次大瘦身。
决策团队从26人锐减至17人,创下上市11年来最低纪录。
2025财年最新阿里合伙人名单主要包括4位资深创始人,马云、蔡崇信、邵晓峰、童文红;4位核心高管吴泳铭、蒋芳、俞思瑛、闻佳。9位业务一线合伙人,电商2人,云业务4人,菜鸟、高德、文娱各1人。
此次退出的 9 名合伙人包括彭蕾、张勇、俞永福、朱顺炎、戴珊、方永新、宋洁、武卫、孙利军。
39岁的蒋凡取代彭蕾,大步跨入5人最高决策委员会,成为阿里权力核心最年轻的掌舵者。
这场大换血背后藏着三重现实困境。
首先是退场的9位合伙人中有7人早已淡出业务前线,指挥系统与战场严重脱节。
其次是过去三年价值观争议消耗了太多管理精力,淘宝天猫错失机会,而Temu、抖音电商正疯狂蚕食市场。
同时AI竞争激烈。军备竞赛的生死时速下,臃肿的决策链成了致命枷锁。
所以阿里选择用最锋利的手术刀自我改造。合伙人队伍开始精简,“比创业时的十八罗汉还少一人”。选用业务一线的高管担任合伙人。
业务聚焦,从多线到双核
从年报信息不难看出,阿里巴巴正经历业务架构的深度调整,逐渐从以往的多线发展转向聚焦电商和云业务。未来,阿里架构大概率呈现 “电商 + 云智能 + 其他所有” 的三大板块格局。
电商和云业务成为阿里的核心。
根据易观的数据,以年度GMV总额计算,阿里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大约为8万亿人民币。亚马逊的GMV7千亿美元左右,约合5万亿人民币,屈居第二。
同时按收入排序,阿里云位列全球第四。
曾经的 “1 + 6 + N” 业务框架,在市场的磨砺中逐渐显露出调整的必要性。
电商业务始终是阿里的根基与现金奶牛。
2025 财年,阿里营收9963.5 亿元,同比增长 5.9%,电商业务(淘宝天猫 +阿里国际)贡献了 58.4% 的收入。
在国内,淘天集团持续投入用户增长与体验提升,优化商家经营环境,88VIP 会员规模超 5000 万,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加速增长至 6%。
海外电商方面,跨境业务表现强劲,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 29%,全球速卖通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 AI 需求的强劲推动下,云业务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阿里未来增长的关键引擎。
阿里云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阿里云服务了约 63% 的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模型平台 “百炼” 用户数量显著增长,AI 产品在传统垂直行业迅速渗透。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阿里云已为全球 34个地区提供云计算服务。
其他业务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减亏。
2025 财年,阿里有序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回笼资金聚焦核心业务。同时,多个互联网平台业务经营效率提升。
Lazada 单位经济效益继续提升,海外电商业务有望在下一财年实现单季整体盈利。
本地生活集团亏损显著收窄,高德在财年第三季度已实现单季盈利;优酷亏损收窄,带动虎鲸文娱集团亏损进一步收窄,财年第四季度虎鲸文娱实现单季盈利。
盒马整体商品交易总额超过 750 亿元,并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 EBITA 转正。
这场壮士断腕主要是新零售业务银泰、大润发持续失血,每年吞噬数十亿现金流。员工总数从20.5万骤降至12.4万。
轻装上阵的代价是剜肉剔骨,但77%的利润暴涨宣告着聚焦战略最锋利的胜利。
3800亿的AI豪赌
2025 年 2 月,阿里巴巴宣布一项震惊业界的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 3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这一投资规模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阿里押注AI时代的全部筹码。
从技术发展层面而言,阿里在 AI 领域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发布并开源多款模型,覆盖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4 月发布的阿里通义 Qwen3 大模型,在全球多个权威评测榜单中性能领先,开源仅一个月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 1250 万。
截至 4 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 200 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过 3 亿次,千问系列衍生模型数量超 10 万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
通过大规模投资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阿里能够进一步加速技术研发进程,保持在云计算和 AI 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为 AI 技术在更多业务场景中的深度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25岁的阿里巴巴正在经历一场重生。2025财年,这家巨头以壮士断腕的决绝完成战略蜕变:合伙人团队从26人砍至17人,创上市11年最低纪录,彭蕾等元老退场,39岁蒋凡率技术派少壮掌权;
剥离银泰、高鑫零售等累赘资产,彻底终结新零售实验,回笼资金超200亿;员工总数锐减至12.4万人,将资源压向电商与AI双引擎。这场刮骨疗毒的回报是净利润77%的惊人增长。
阿里的瘦身调整还是为了业务服务。接下来,阿里能否在电商和云的核心战场上取得胜利有待时间验证。阿里面临的压力不会小。(转载自东哥解读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