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最后一场发布会的结束,小米不仅让SU7完成了官方亮相,也终于完成了“人车家”的全生态闭环。
今天下午两点,小米举办了汽车技术发布会,雷军一改往日的“牛仔裤+休闲衬衫”的搭配,身穿着正式的黑色衬衫和灰色西装外套,演讲了近三个小时。
这次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可以称之为一场小米SU7的预发布会,除了没有公布售价,雷军几乎把SU7从软件到硬件讲了个遍,充分介绍了电机、电池、智能化、车身造型、内饰甚至颜色,以及“科技X生态”的造车理念。
小米宣布造车已经超过1000天。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十分成熟的今天,小米作为后来者,1000天的研发时间被很多人诟病“太慢”。但雷军态度始终很明确:汽车工业十分复杂,造一辆优秀的汽车并不容易。
造车的难度对于小米而言或许会比一般的车企更大。一方面小米造车没有选择“买料组装”,没有选择代工,而是从制造角度亲力亲为,包括对车身压铸设备进行了研发。
另一方面SU7对小米来说,并不是一辆单纯的电动汽车,而是小米生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在澎湃OS操作系统的加持下,SU7必须完成小米生态的打通与融合,实现“人车家”的生态闭环。这曾经是苹果公司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战略方向,而小米要做到抢先一步完成。
但让人有些遗憾的是,雷军仍旧没有公布小米SU7的售价,同时表示了“这辆车不便宜”的观点,看起来像是给市场提前打了预防针。
米粉们对SU7“九万九交个朋友”的期待已经落空,但对小米来说,无论SU7定价怎样,销量如何,小米多场景全生态的拼图终于宣告完成。
1.五大技术更新
小米造车是雷军的“最后一次创业”。为了造好一辆车,雷军曾定下“守正出奇”的战略方向,这意味着小米要充分尊重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从头开始,利用先进的制造工艺保证车辆的基础性能。
雷军并不想攒出一辆车。发布会一开始,雷剧就表明了态度:“如果攒出一辆车,投入三四百个研发人员和十亿元人民币就差不多了。”而小米在1003天的汽车研发过程中,投入了超100亿元和3400多名工程师。
这些投入换来的,是对一家造车新势力公司而言极为罕见的底层制造技术。
首先是电机。小米SU7拥有2.78秒的百公里加速能力,这个能力源于小米自研的电机。也许是为了能让燃油车用户也能理解,小米目前已经装车的电机分别为V6和V6s,即相当于燃油车V6和大V6发动机的动力水平。这两款电机转速高达21000转/分钟,超过了特斯拉Model S Plaid(20000转/分钟)和保时捷Taycan Turbo(16000转/分钟)。
雷军曾希望这款电机能成为目前国产车上转速最快的电机,但举办发布会的时间让小米与这个头衔擦肩而过。雷军说“我们被友商截胡了。”
但小米在电机上的研发进度却令人惊讶,发布会上雷军宣布,拥有27200转/分钟转速的HyperEngine V8s超级电机预计将在2025年装车,而实验室中下一代超级电机的转速可达35000转/分钟。为了实现高转速,小米甚至在电机转子的材料上进行了研发。
其次是电池。在电池上,小米与宁德时代进行合作,采用了CTB技术,并将电芯倒置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整车安全性。搭载了101度电的小米SU7也将拥有80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
小米也没放过车身研发,并且成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自主研发大压铸设备集群和压铸材料的汽车厂商。
车身的一体化压铸最早被特斯拉应用在Model Y上,在6000吨级的压铸机的作用下,原来的70多个后地板零件被简化为2个,减少了超过1000个焊点。如今,这种技术已经成为车企的造车趋势。
而小米的自研的超级大压铸技术——Xiaomi HyperCasting的锁模力为9100吨,能让汽车后地板实现72个零件合一,焊点减少840个,整体重量减轻17%,且生产工时减少45%。
发布会上,雷军展示了一张含有自己人物模型的压铸集群设备图片,硕大的压铸机、小米的logo和“渺小”的雷军,让这张图片很难和人们印象中的小米联系起来。
智能驾驶也是此次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的亮点。其中,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构成了小米智能驾驶的三项关键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小米SU7能够实现识别实时路况、智能调节行驶轨迹、异形障碍物识别种类无限制、根据不同场景自适应调用不同的感知算法等能力。
在硬件方面,小米智能驾驶系统配备了两颗英伟达Orin高算力芯片,综合算力高达508TOPS。感知硬件则包含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Max版车型)。
今年12月,北京连续下了两场雪,而小米产业园附近,小米SU7正在这种环境中路试。路试视频显示,在雨雪天气下,SU7能够顺利完成超车、避让加塞车辆、避让行人、混行道安全形势、大幅度转弯等操作,全程无人接管。
雷军给小米汽车智能驾驶定下的目标是,2024年进入第一梯队,明年年底将会在100座城市开通城市NOA功能。
2.生态战略,雷军造车的最后一块拼图
今年10月26日,小米发布了最新的操作系统:澎湃OS,在发布会上,雷军第一次宣布小米集团战略正式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
什么是“人车家全生态”?雷军解释道:全面打通“人”“车”“家”场景,实现硬件设备无缝连接,实时协同,带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创以人为中心主动服务于人的超级智能生态。
其中,智能座舱,就是「人车家全生态」的最后一环,正式将汽车转变为一个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的关键载体。基于小米澎湃OS,小米构建了一个统一的视觉交互体系,实现了从软件到硬件的共享生态。
小米SU7智能座舱搭载16.1英寸3K分辨率中控生态屏,56英寸HUD,车规级7.1英寸翻转式仪表屏,采用2块原生车机系统的小米Pad后排拓展屏,实现“五屏联动”。在算力上,匹配了业内最先进的智能座舱芯片骁龙8295,AI算力为30 TOPS,能够保证人车交互的流畅体验。
围绕应用生态,硬件生态与小米CarIoT生态,小米SU7车机系统深度适配主流车载应用、小米平板应用与手机应用;具备生态应用拓展能力,支持1000多种米家设备无感上车,5000多款应用逐步适配共享。
小米车机功能演示
3.小米的第一款车,确实有点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