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20年,梁建章开设了30多场直播,勤奋到堪比专业主播。
他的目的当然是种草,为消费者,也为整个平台的内容化战略种草。疫情期间,出游严重受阻,携程需要内容留住用户。面对觊觎旅游生意的内容平台,OTA平台也需要内容武器进行反击。
这场种草计划进行了足足三年。三年里携程构建了自己的内容生态,包括图文、视频、直播、榜单,并不断培养消费者的心智,在内容的影响下,用户积攒了极强的消费欲望。
当充沛的雨水来临,青草就会繁茂。
疫情结束后,携程用户庞大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携程的内容战略迎来收获期。第二季度,携程收入增长达到180%。在这场旅行复苏中,直播促销、旅行榜单等内容形式展现出了强大的消费转化能力。
尝到甜头的携程还将延续自己的内容战略,只不过,这次的种草地是国外。
10月24日,携程全球合作伙伴峰会选择在新加坡举行。这是该活动首次在国外举办。背后的意图是明确的:全球化。更准确的说,是吸引海外游客的入境游。在会上,携程CEO孙洁强调了入境游的潜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入境游作为支柱产业,GDP占比超过10%。但作为全球文化大国,我国的入境游潜力迟迟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而即使只把占比提升到1.5%,其中也有超过万亿的增长空间。
面对入境游这块相对新的市场,携程的第一板斧仍然选择的是内容:“你好,中国”系列内容将在多国传播。在转向内容化的三年后,内容,仍将为携程撬动更有想象力的市场。
01 最快的交通工具是内容 旅客和目的地之间最大的阻碍,不是飞机票,而是一条种草。 从2019年左右种草内容兴起开始,内容就成为影响消费者最有力的工具。作为旅游行业的龙头,2020年,携程开始向内容、交易一体化的旅行平台转型。三年过去,携程已经打造出了丰富的内容体系,包括图文内容、直播、榜单体系、社区等,覆盖PGC、UGC、AIGC等。这些成果,为2023年消费复苏后的大爆发创造了基础。 先看直播。 携程的直播业务,其实就是旅游版本的直播带货。经过三年的耕耘,直播已经成为携程营销体系的基础设施。产品矩阵包括BOSS直播、AI直播、行业直播。
直播是天然的促销工具,携程大量地把直播应用在大促上,各类优惠卷和低价活动往往通过直播的形式发放。经过时间耕耘,如今直播已经成为了携程版本的“百亿补贴”,建立了高性价比的品牌心智。数据显示,BOSS直播累计GMV超过100亿,环比增长30%。 如果说直播是促销的战略武器,那图文就是留住用户、转化用户的常规武器。 2019年后,小红书逐渐出圈。大图内容形式在消费领域迅速普及,从携程、淘宝、京东、美团等大量交易平台都开始普及图文内容。图文内容或许没有直播那么强的转化力,但在日常增加用户时间,向消费者种草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几年的布局,携程的图文内容有着非常高的活跃度,也诞生了许多万粉的创作者。旅行攻略、旅行日记、目的地推荐,各类图片极为精美。在内容丰富度和内容质量上,携程已经不输给很多内容平台。 而当人通过内容链接在一起,就构成了社区。 在携程APP里,内容以瀑布流方式呈现,社区版块也放在了首页的一级入口。除了精品的旅行内容,还有按细分需求划分的徒步、看海、玩乐、美食、酒店等垂类小组。 随着内容体系的逐渐成熟,AI和算法技术的发展,携程又找到了一种更适合自己,更适合旅游行业的内容形式:榜单。 榜单体系其实就是消费指南。目前,携程已经形成口碑榜、热点榜、特价榜三大榜单体系,三个榜单分别代表质量、热度、价格,形成互补。
除了这种动态的实时榜单,在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携程还发布了年度口碑榜单,共覆盖233家酒店、181家景区和逾200个国内、海外目的地,整体入选率不到1%。年度榜单打出的口号是“在旅行信息过载的当下,给出靠谱的旅行答案”。 榜单可能是携程目前最重要的内容形式,在“三个创新方向”中,梁建章专门提到了榜单,并将其成称为“用户导向内容生态”的核心。 这并非空穴来风,榜单体系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力。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携程平台超过20%流量和近10%的GMV都由榜单体系贡献。 在AI技术爆发以后,携程也把AI应用到了内容体系中。据了解,携程的每张榜单平均数据运算量达500万,还经过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校验。 技术不止是携程内容化战略的助手,也是驱动业务增长的一大引擎。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携程在产品研发费用上的投入累计达452亿元,在最困难的2020年,携程研发占比甚至还提升了。持续的技术投入,也是2023年携程业绩大爆发的重要条件。
02 旅游的草,更容易生长 2020年开始,许多行业也都跟随内容电商的风口,尝试把自己从交易平台转向内容平台。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用内容卖东西这种方式却时灵时灵不灵。比如在汽车行业,直播带货的销售效果就非常一般,甚至大主播薇娅都曾销量挂0。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旅游行业却越来越显示出与内容的极高契合度。携程以及其他OTA平台和内容平台的旅游内容战略普遍较为成功。 这与产品本身的特性有关,旅游消费是非标准化商品。比如在汽车行业,人们选购汽车的理由往往是配置、空间、动力。但对于景点,则几乎没有可量化的参数,因此传统的产品说明书根本不适合旅游服务。只有视频、图片,以及游记,才能更加直接地反映出目的地的魅力。 更何况旅游目的地有主观的一面。吸引人们下单的,往往是“秋天的叶子很美”。如此抽象的标准,正是内容种草的土壤。 另一方面,旅游内容本身的趣味性也足够,能够带来足够的流量效应,把用户吸引在屏幕上。 一个直接的证据是,在各大视频平台,都有许多百万粉丝的旅游博主。其他领域的创作者也会通过旅游内容来吸引流量,可以说,旅行内容本身就是流量。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2359万粉丝的抖音博主房琪kiki,514万粉丝的快手博主湖远行,176万粉丝的B站博主Linksphotograph
携程内容化战略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让整个链条上的参与者都从中获益,做大蛋糕。 这点可以对比直播带货。双十一来临前,关于某主播直播间空间的争论甚嚣尘上。但在旅游行业,几乎从未有过“直播带货”侵害旅行商利益的说法。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内容电商不影响旅游行业的链条。 直播间与线下零售商往往是替代关系,但在旅游行业,由于服务链条太长,成本较高,各方之间往往是合作关系。无论是酒店、航空公司、出租车公司,还是旅行社,他们与携程的关系都是合作,而不是竞争。 并且由于地域距离的原因,旅游内容种草也很难形成太强的马太效应。大多流量由庞大的中腰部主播,甚至是非专业创作者贡献。 正因行业生态的分散,携程一直十分注重合作伙伴的利益。今年,携程还发起了“助力成功”计划,为行业商家提供一系列的赋能工具。 比如携程旗下的高端酒店品牌丽呈集团,就为合作伙伴提供了一整套的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例如以AI直播数字人带货的形式,通过直播素材的循环投放,覆盖空闲时间端,降低商家开播成本,提升直播间带货效率;再比如携程搭建的线上知识共享交流平台已有超30万家酒店参与学习,线下联合专家开展研修培训累计覆盖万余人次。 据携程首席运营官熊星透露,丽呈有专门的研发团队为合作伙伴服务,提供物业、资金、人才线索,还会为他们制定运营和营销解决方案。 简而言之,就是帮合作伙伴做生意,教合作伙伴做生意。
03 雨水丰沛,种的草才能茂盛 再优秀的草种,也需要雨水的滋润。幸运的是,携程的播种,很快迎来了一场及时雨。 随着疫情的结束,旅游行业迅速复苏。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高达2.3万亿。其中,第二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1.68亿,同比增长86.9%。 在上个月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中,携程营业收入达到112亿元,同比增长180%。就算是和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也高出了29%。其中内容战略的贡献颇多。
二季度的增长或许有疫情结束的红利,当红利散去,该靠什么持续增长呢?携程已经给出明确答案:内生式增长。 内生式增长源自AI创新、内容创新、ESG创新三个领域,也源于入境游的新增量。在许多国家,入境游是整个社会的支柱产业,携程CEO孙洁表示,2019年泰国旅游入境游贡献了12%的GDP,西班牙则是7%。 然而在我国,由于行业起步晚、各类基建不成熟、国外游客不熟悉等原因,入境游开发程度并不够高,同在2019年,入境游只占我国GDP的0.5%。纵使泰国的12%难以复刻,哪怕只提升1%的占比,也是万亿级别的增长空间。 和过去三年所做的一样,内容创新依然将在携程全球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已经准备好了海外种草计划。CEO孙洁透露,携程即将推出“你好,中国”的系列内容,将在全球多个目的地和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除了内容种草,携程在基建方面也正在完成全球化改造。语言是入境游最基本的基建,为此携程的Trip.Best榜单已经覆盖6种语言,方便国际用户使用。此外,携程机票不停招募全球化人才、提供更符合国际市场的服务。携程度假对接更多开放平台、支持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对接,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 其实,无论是疫情后的消费复苏,亦或是入境游的想象空间,都只是局部的,短期的红利。真正的长期利好,是旅游行业自身优势。 正如梁建章所说:“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开始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因而旅游需求始终保持韧性。“相比短期的红利,这种行业本身的优势带来的红利更加持久。它代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即使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旅游行业都会是一门好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