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是值得尊敬的企业家,东方甄选做自己的APP也是必走的路,但在当下时机不对,而试图离开抖音或降低与抖音平台合作深度,将是失策。
说起来,俞敏洪应该向凡客陈年学习取经。十年前如日中天的凡客沉寂已久,一直在等待东风,去年陈年终于看到了抖音的机会,便笃定要借势抖音电商。作为过来人,陈年和凡客,还在乐此不疲地挖掘抖音的平台价值,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俞敏洪和东方甄选的确应该好好学习下过去二十年中国电商的行业兴衰。对上市公司来说,为了股价的稳定,推独立APP的确有利于维护好“投资者关系”,但这个应该是一个“面子工程”,不能成为“里子”,至少不能当成“里子”去做。
我们先说大的市场环境吧。“双减”后,俞敏洪和新东方破釜沉舟式的豪赌,有了东方甄选的柳暗花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抖音电商是东方甄选的救命稻草,但当下,却是一个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时机。
确切地说,当下是平台间的生死博弈,大鱼之间的斗争,东方甄选APP,不是好时机——去年11月,刘强东火线回归京东,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更换CEO人选,打起价格大战,阿里方面也在如此,这充分说明了平台间竞争的残酷。
一个极端的表现是,最近手机淘宝为了用户活跃,推出了各种花式运营策略,不是刷视频给钱,就是签到抽奖。我不是怀疑俞敏洪的魄力,也不是怀疑东方甄选的决心,只不过,淘宝、京东这样的平台都缺流量了,这个时候喊着独立,喊着离开市场上仅次于微信的流量池,不明智。
东方甄选有两个好的老师可以学习。一个是凡客,学习凡客的失误,一个是本来生活,学习它的成功——当然,本来生活可能正是东方甄选想要超越的友商。凡客经营史上最大的失策是平台和品牌的摇摆不定,除了管理上的失误,凡客和它同时期的很多独立B2 C一样,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市场上有淘宝(天猫)和京东这样的超级流量买家,凡客投放和采买在淘宝天猫这样的平台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
论烧钱,小公司永远烧不过大平台,B2C也永远烧不过B2B2C。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鲜或者说跟吃的有关的品类,不存在平台级机会——每日优鲜等公司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本来生活很难得坚持了下来,除了它的在品控上的坚持,市场定位的精准,也因为它的规模足够有限。这是一个市场足够大,但企业的规模天花板会很明显。
独立APP只适合做东方甄选的“面子”,不适合当成“里子”。东方甄选真正的里子是“东方甄选”这四个字,是品牌,品牌不应该也不会排斥任何平台。东方甄选的核心竞争力,是任何食材,只要打着“东方甄选”这四个字,就代表品质,用户可以放心买的,帮助用户降低决策成本的,降低购买风险的,而不是让用户跑去下载个APP,提高用户的购买门槛的。
东方甄选是在2022年8月上线的自有APP,但直播功能却是在2023年7月。从时间点来看,俞敏洪还是有很清晰的规划,经营上也很克制,也在很慎重的处理好跟抖音平台的关系。俞敏洪就曾表示,“东方甄选和抖音平台是互相成就关系,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创建自己的App平台是公司进取的正常行为,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和供应商,望大家不要过度解读”。
在我看来,近期隆重造势自己的APP,不是东方甄选的“进取”表现,相反的,却是战略保守的标志——东方甄选在增长遇瓶颈了,又或者是明确自己天花板了,才会想方设法的实现业务上的“软着陆”:我的规模可能就这么大了,那就尽可能的多一点在自己平台上成交吧。
